山东援青 | 跨越山海 守护健康

··

  海报新闻记者 孙淼 通讯员 王家增 宋子坤 济南报道

  在平均海拔 3300 米的青海刚察县,稀薄的空气与恶劣的环境,时刻考验着每一个生命。然而就在这样的高原之上,来自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宋子坤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勇气,一次次将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生命接力:

  无创呼吸机创造救治奇迹

  3 月 17 日上午,刚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一位自驾游途经刚察县城的中年男子因呼吸困难紧急就诊,宋子坤第一时间查看患者:口唇紫绀,呼吸急促,明显胸闷不适,血氧饱和度仅 49%,远低于 95% 的正常水平,既往有冠心病史,综合考虑后做出判断--“高原缺氧诱发急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呼吸衰竭”,宋子坤当机立断,果断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精准调节呼吸机参数。此时急诊科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约10 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稳步升至 98%,呼吸困难明显缓解,转危为安。宋子坤长舒一口气,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缓解。

  技术赋能:

  从 “输血” 到 “造血” 的帮扶实践

  宋子坤深知,援青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在此次抢救过程中,他不仅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同步指导当地医生操作无创呼吸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无创通气能够减少心脏负荷,比单纯吸氧更有效,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宋子坤一边操作,一边耐心讲解,现场演示人机同步调节、漏气补偿等关键技术,当地医生们围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学习,不时提出问题,宋子坤都一一解答。

  近一个月来,宋子坤已开展 2 次呼吸机使用培训。在培训中,他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刚察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深入了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他的努力下,刚察县人民医院建立起规范的呼吸支持流程,当地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从 49% 到 98%,这一血氧攀升的数字,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抢救,更是东西部医疗协作的生动缩影。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像宋子坤这样的援青医生们,远离家乡,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用专业与热忱,续写着新时代的 “生命守望” 故事,这正是《“组团式”援青医疗工作实施方案》中“精准帮扶、技术扎根、长效协作”核心理念的生动写照。山东援青医疗队以“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的“造血式”帮扶模式,将东部先进技术转化为高原医疗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单兵突击”到“体系作战”、从“短期支援”到“长期赋能”的跨越。

  

责编:孙淼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