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梁艳:传承非遗文化 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名片

··

  大众网记者 张子慧 济南报道

  1月15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济南市莱芜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莱芜区政协委员,杨庄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梁艳向大会提交《关于推动莱芜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的提案。

  梁艳表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稀缺的文化资源,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杨庄镇非遗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底,杨庄镇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7项、区级1项,项目数量位居莱芜区15个街镇前列,2023年获评山东省文化生态名镇。近年来,杨庄镇党委、政府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非遗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传承现状较差、专业队伍及进行研究的专业人才缺乏,对非遗传承的资金支持不足及相关宣传力度不够等。

  为此,梁艳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守正创新,挖掘好、保护好和利用好特色文化资源,讲好文化故事、延续文化传承,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充分挖掘和传承乡村非遗文化,并将其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与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风民风融合,对于拓展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对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积极开展非遗保护业务工作者、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促进非遗文化广泛传播,推动非遗文化创新性、高水平发展。做好非遗文化的文化普惠工作,拓宽非遗文化信息获得渠道,打通非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的应用手段。如在学校校园图书馆中设立非遗文化学校专区、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宣讲,建立具有非遗文化特色的民宿、商店,让非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全方位提升群众对非遗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与传播度。

  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全产业链升级促进非遗文化市场化,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非遗文化的市场竞争力。注重非遗文化品牌建设,强化商标注册和原产地保护,提高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做强非遗文化商品化“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探索“互联网+传统工艺+在地就业”模式,重点扶持示范带动能力强、在地就业多、成长态势好的非遗企业、工坊,打造本土的龙头非遗文化企业,带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

  完善保障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大对上争取和财政资金投入,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等机制,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吸收民间资本注入。鼓励非遗项目与民间团体、社会组织或是企业合作,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参与非遗项目建设管理与发展运营。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激励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同共青团、妇联、教育相结合,吸引农村青年加入非遗文化传承的储备队伍,培养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鼓励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增加针对当地学生团体的非遗文化相关赛事的设立;对具有优秀的新时代非遗传承人予以奖励,鼓励更多的青少年主动成为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的生力军。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乡村文化活动平台,展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将非遗文化与乡村民风习俗、节日文化结合起来,聚焦“好客山东游,乡村好时节;赶黄河大集,品山东文化”等主题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同时,借助新兴的工具与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如通过网络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向人民群众传递信息与资讯,及时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与发展,增加非遗文化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和可见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为提升莱芜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贡献杨庄非遗力量。

责编:周扬亮
审签:曹 亮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