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丨当流量变“留”量,解锁陶琉产业生命力

··

  大众网记者 张艺珅 淄博报道

  这个春天,淄博“火”了,博山的陶琉大观园也“火”了。素有“陶琉之乡”美誉的博山区山头街道抢抓机遇,引“流”变“留”,为当地陶琉产业的发展解锁新的生机活力。

  坐落于山头街道的山东金祥琉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发展近30年,集研发、制作、展示和营销、研学于一身的专业化文创企业,培养出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2人、省级玻璃(琉璃)艺术大师3人,省高级技师3人,技师7人,中级工、高级工十余人,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业研发队伍并实现每年数万件琉璃艺术品的巨大产能。

  在这次陶琉文化流量浪潮中,作为当地众多琉璃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公司总经理袁世祥很是感慨:“最近有不少团队来到企业搞研学,也有很多外地游客打听着过来购买我们生产的工艺品。人气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使我们更加有勇气、有底气坚持做下去!”

  无独有偶,同在窑火腹地的雨点釉博物馆,经几十年的努力,对雨点釉的原料、配方、成型、烧制及各项理化指标潜心研究,继承传统技艺,吸纳现代技术,不断研制釉色纯正、结晶效果极佳的雨点釉珍品。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雨点釉传承人周祖毅说道:“我曾经也问过自己如何提高雨点釉的知名度,让人们逐渐认识和欣赏雨点釉,我认为,当雨点釉逐步走向民间百姓的茶台、餐桌、博古架,而不是仅有少数人的孤芳自赏时,雨点釉的传承和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当流量变“留”量,陶琉产业正在熊熊“窑火”上炼就新动能与新活力。这张千年名片在时代机遇下熠熠生辉。博山区山头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霄鹏表示,今年以来,山头街道办事处严格落实全区建设“富强优美活力博山”发展方向以及“八个大会”会议精神,根据属地实际情况,聚焦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博山区文化出口基地的优势,引导金祥琉璃、雨点釉等近百家陶瓷企业,在文化产品、研学、大学生实训及人才培育方面,不断夯实文化产业根基,为“陶琉之乡”的窑火延续持续贡献山头力量。

责编:亓 超
审签:李玉梅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