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砚时评 | 威海用“场景革命”书写消费升级答卷

··

  □宁晓洁

  早春二月,山东省提振消费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上,威海作为典型地级市之一,以“商旅文体融合促消费“的创新实践交出了亮眼答卷。

  回望2024年的文旅热力地图,威海持续占据C位,全年50余次登上携程、马蜂窝的热门目的地城市榜单。当传统业态的边界被打破,每个消费场景都成为“流量入口”,每处城市空间都焕发多元价值。当全年6400万游客选择了用脚步丈量威海,留下的足迹也是关于消费提质扩容的进阶答案。

  山东省委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十大攻坚之首,强调以“四季主题”激活服务消费潜能。威海以“全时全域”为响应框架,将“春游齐鲁”具象为千里山海自驾路的樱花隧道与生态牧场,“冬玩冰雪”落地为“天鹅+温泉+雪浪”的立体冬游产品,实现省级战略的在地化创新。

  当更高层面的大会着重强调“供给端改革”与“需求端激活”双轮驱动,大力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时,威海凭借精致城市的独特禀赋和向海图强的坚定实践逻辑,早已在服务消费创新发展领域走在前列,为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从文旅产业基础上看,威海有着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组合:“山海岛泉”立体资源体系、“春赏花、夏赶海、秋采摘、冬看雪”的全季景观、威海甲午战争遗址、栖霞街等历史遗存,为商旅文体融合提供了天然舞台。

  当猫头山的晨曦在社交平台上裂变,“大相框”定格了无数人的“人生照片”,火炬八街的“动漫感街道”以独特视觉符号吸引涌动人潮,布鲁威斯号天然具备的“宿命感美学”一次次刷爆朋友圈……这些从传统旅游业发展的视角看来“分散” 又 “小众” 的景点并或许不是“最优选择”,毕竟集中式、大规模的景区才是旅游的主力军。然而在网络的加持与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长中,在“线上传播-线下体验-二次创作”的去中心化传播机制中,反而破解了传统景区“虹吸效应“困局。游客参与“众创”,城市负责“交通配套+商业闭环+主题活动”,因地制宜找准相融的结合点,以对游客喜好“一击即中”的标杆性项目“引流”,进一步打通文体产业、旅游产业与商贸业、服务业等领域产业链条,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消费持续攀升。

  这种“场景IP化“战略正在裂变:“读成·布鲁威斯”综合体将文学创作、海洋研学、主题餐饮熔于一炉:Seven-Eleven去年两个月连开11店的闪电布局织密城市微消费网络;重大国际赛事带出36个轻户外基地的“二次赋能”;“有雪又有海”的浪漫基因破解北方城市的“冬季魔咒”;栖霞街为代表的威海卫城蜕变为留得住记忆的特色商圈……威海正演绎着消费场景的深度革命。

栖霞街元宵活动剪纸巡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5年山东省提振消费大会确立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战略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的需求响应与价值重构,而这一场商旅文体融合实践的本质正是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变革——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场景创造型”,这种发展逻辑的革新,正在重塑威海的消费生态与城市气质。

  更深度的“有为”是从“刺激消费”的逻辑转向“让消费自发生长”,威海在做好服务上已转向制度创新的“深水区”:监管机制的“动态平衡”、支付体系的“无感国际化”、24小时快速联动处置机制,“放心消费“的金字招牌正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市场活力。

  算一算“经济账”,商旅文体不是简单的“1+1”叠加,而是要素重组的乘数效应。威海的“资源场景化、场景IP化、IP产业化”的三级跃迁,2024年威海旅游收入超700亿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637元,消费扩容正不断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动能。

  潮涌千帆竞,风劲正当时。在齐鲁大地消费升级浪潮奔涌向深的关键节点,“近者悦、远者来”的威海正以全要素场景创新打破产业边界,为全省消费提质增效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本。

  

责编:姚潇雨
审签:郑云歌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