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菏泽丨牡丹区沙土镇培育五类人才 赋能乡村振兴

··

  大众网记者 王奉国 通讯员 李越熙 菏泽报道

  近年来,牡丹区沙土镇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育“人才”抓“振兴”,积极引导培育五类人才向农村聚集,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选优“头雁人才” 夯实基层基础

  2021年,沙土镇结合村“两委”换届,坚持优化村级班子结构,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重点吸引各村的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转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全力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一肩挑”。

  截至目前,沙土镇40名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沙土镇315名村“两委”当中有各类种植养殖大户13名、复转军人34名、经商能人10名、返乡大学生15名,为沙土镇各村打造出了一支稳固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注重“乡土人才” 增强内生动力

  沙土镇是牡丹区的食品产业和板材加工业重镇,近年来,沙土镇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号召力和凝聚力较强的优势,带动群众发展各类产业增收致富,村民王胜掌从2000年开始从事圆葱、大蒜的规模化种植,2012年,王胜掌成立菏泽市丰顺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社长,2015年,王胜掌注册菏泽市牡丹区绿兴家庭农场,截至目前,生产规模已达3000余亩,带动了当地500余人就业,并主动帮助同行业人员解决生产和销售难题,将农业种植技术经验传给当地农户,带动当地百姓共同致富。

  2021年王胜掌荣获“第三届牡丹区乡村之星”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山东省“第九届齐鲁之星”荣誉称号,截至目前,沙土镇共培育培养食品加工生产、蔬菜种植等本地“乡土人才”60余人,遍布沙土镇的每个村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乡土动能”。

  扶强“创业人才” 形成产业合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立足农村、自主创业。甘蓝是一种原产于地中海北岸的蔬菜,2015年沙土镇村民赵海柱等初步进行规模化种植,并成立了小雨点种植专业合作社。沙土镇政府在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大力扶持本地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初,小雨点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拥有社员600余户,拥有东方红90.120.170旋耕机,雷沃G25.80.G50,常发304.450,五征350等播种机等各式农机20余台,流转土地600余亩,2021年玉米托管为社员节省成本2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小雨点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区级、市级示范社,并于2021年荣获山东省级示范社荣誉称号,2021年被录入山东省社会化服务名录库。赵海柱被评为2021年牡丹区乡村之星,2022年被评为农民农艺师。

  招引“返乡人才” 注入振兴活力

  近年来,沙土镇坚持每年春节前后组织召开全镇中小企业负责人以及返乡人才座谈会,向在外务工人员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推介沙土产业项目,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张先龙在沙土镇招引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创办菏泽市虎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牛、羊肉卷加工与销售,2022年公司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带动当地150余人就业,同时,张先龙将自身经验、做法、资源传授给本地企业,助推本地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沙土镇共吸纳招引返乡创业人才20余人,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多种行业。

  用活“驻村人才” 提升治理能力

  沙土镇立足镇域实际,充分发挥省、市派第一书记的资源优势,为基层有效治理、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山东艺术学院派驻赵庄村第一书记蔡伯柱,大力发展乡村产业,2022年流转土地748亩,其中,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裕鲁西达公司签订了蔬菜种植基地合同,占地178亩,龙头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化经营,村集体与社员“双增收”。

  2022年合作社特色蔬菜种植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进一步促进了强村富民;270亩土地以1500元/亩的高价流转,与中国核电集团、菏泽市肉鸭养殖公司签订了特色养殖基地合同,太阳能光伏产业与畜牧养殖实现光畜互补,互惠互利。

责编:李欣
审签:刘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