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 | 山大二院秦雪娇:打造多学科、个性化治疗模式 务实笃行引领眼科高质量发展

··

  【编者按】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一家医院来说,医院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则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学科带头人是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学科前行的掌舵者。大众网·海报新闻策划《学科带头人》视频访谈栏目,用文字和镜头对话医学大咖,见证学科发展。本期栏目对话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秦雪娇主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岳霄远 吴宗昊 通讯员 王厚江 林雨 济南报道

  “疑难、精准、开拓”这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主题。对话中,秦雪娇从学科建设、特色技术以及人才梯队和发展愿景等方面介绍了医院眼科的发展情况和业务特点。

  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勇担社会责任

  经过20多年发展,眼科现已完全具备处理各种眼科疾病的能力。秦雪娇指出,“疑难、精准、开拓”是未来科室发展的方向,在罕见病治疗、个性化诊疗等方面开展探索与研究。同时,还将与国内知名医院、科室、专家进行合作,汲取大家经验所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据记者了解,在眼底病方面,医院眼科最早在国内开展25G微创波切手术,同时,在白内障手术方面发展也非常前沿。谈到公益事业,医院白内障公益复明工程先后走进青海、喀什等边远地区,也辐射到了省内部分区县,帮助广大患者恢复光明。

  多学科联合会诊,使病人受益最大化

  当下,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模式正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中推行,目的在于整合医疗资源,提升诊疗质量、让广大患者收益。访谈中,秦雪娇强调,对于疑难复杂眼疾患者来讲,尤其是合并其他疾病症状,实施多学科联合会诊,让诊疗更精准,患者更满意。

  眼内淋巴瘤,作为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非常不典型,被称为“伪装综合症”。之前,有位眼内淋巴瘤患者,在其他医院就诊但未确诊。秦雪娇介绍,来到医院后,眼科和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影像科联合进行诊断,做到对患者病情知根知底。随后,经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把病灶去除,并进行眼内液检测,最终患者视力恢复较好。

  秦雪娇表示,虽然眼内淋巴瘤比较少见,愈后效果并不理想,但是,眼科团队持续关注病人恢复情况,总结完善更加科学的诊治方案,让广大患者受益。

  注重人才培养,传播专业知识

  “人才培养是科室发展的重中之重。”秦雪娇表示,目前,科室拥有17名医生,其中5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科室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希望能与科室发展共成长、共进步。

  作为百年老校山东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不仅承担着治病救人职责,而且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访谈中,秦雪娇还谈到,眼科专业特色非常强,也希望通过相关协会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整合学科专业知识,助力眼科事业朝着科学性、专业性方向发展,为广大百姓眼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名片】

  秦雪娇: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为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视神经学组委员。英国Cardiff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擅长眼外伤与眼底病(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疾病、视神经疾病、黄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承担眼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基础研究。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曾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悬吊术、tPA治疗视网膜下出血、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等。并率先开展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葡萄膜炎。主持部级、省级科研课题八项,参与其他课题十余项,获省科研成果三项,院级新技术奖二项,在中外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四部。

  

责编:黄勇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