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市文化故事⑨|“缠绕”千年的绳结,“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
大众新闻记者 杨珂 李广寅
巧手轻翻,彩线翻转,小小的绳结便呈现眼前。
“双钱结,愿你好事成双;祥云结,寓意青云得路;双联结,代表连年有余......”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手工绳艺编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聂晓萌的手中,小小的一个结,“结”出了一个大世界。
绳艺编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人们用绳结记事,绳结因此成为了传承的纽带。《周易注》中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小彩绳千变万化,绳结编织逐渐从实用功能转变为一种装饰艺术,这“缠绕”了千年的结艺,也成为了有“中国情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聂晓萌手中,当一根根彩线被结成各式绳结时,一个个古老而美好的寓意也随之苏醒。
“在正式编织之前,我会先构思作品的造型、配色以及编织技法组合,然后手绘作品的草图并上色,效果图经过反复打磨修改,确定最终方案后开始选则线材及配饰进行创作,编织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微调,直到作品完成。”聂晓萌介绍着绳艺编织作品的制作过程,每一个“结”都体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寄托和祝福。
聂晓萌在创作过程中,将作品与东营地域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芙蕖系列、吕剧花旦系列、黄蓝交汇系列等,灵感来自东营市花“荷花”的芙蕖系列作品,线材采用彩金蜡线为主体材料,在技法上选择多种绳艺编织组合,如斜卷结、雀头结、平结等,造型写实,灵动,不仅是一款手工绳艺编织作品,更是东营市花“荷花”之美的艺术再现。以吕剧中的经典花旦角色为原型的吕剧花旦系列作品,则通过绳艺编织技艺,将角色的服饰、发型、配饰等细节一一还原,将吕剧花旦的形象完美呈现。
“我会继续将绳结编织技艺传授给家族下一代以及热爱绳结编织的手艺人,同时我还想将技艺引入校园和社区,创建一个集教学、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绳结编织技艺传承基地,在保持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新颖独特的绳结作品,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众新闻记者 杨珂 李广寅 通讯员 苏志浩 耿建荣 策划 申红 统筹 王菁华 李忠运 武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