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潮丨观“基层之治”①:向基层放权赋能,筑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石”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近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和国家部署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意见》的发布意义重大。

  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观‘基层之治’”系列分析文章,聚焦基层治理,从多角度解读《意见》内容,推动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助力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观“基层之治”①:向基层放权赋能,筑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石”

  徐坤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夙夜不怠,“赶考”永远在路上。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是直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基层治理“考题”,而且具有筑“基石”之重要意义。

  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时,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心和难点均在基层。

  作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此次印发的《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的主要目标,即用5年加10年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建设,届时,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

  《意见》在目标设定上同样围绕并着眼于“十四五”时期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基层天地广阔,基层大有作为。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基层治理正面临不少难题和挑战,存在一些现实短板、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点。我们看到,此次发布的《意见》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明确加强制度建设和日常约束,促进权责利和人财物对称向基层下沉。

  当前,基层治理作为国家公共治理体系的最终端,在政策逐级传导和落实中面临着极大的执行压力。

  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来自方方面面的服务诉求更让基层工作极具繁琐性,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风俗习惯都增加了政策执行和落实的难度和复杂性。

  直接面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现实,尤其需要应对、处置自然灾害、疾病传播、生产安全、舆情热点等各类困难和事件,这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层治理中需应对的棘手问题中可见一斑。

  此外,一些基层还存在治理运转不畅、治理效能偏低、治理体系不健全,与其相交织的还存在着“文山会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老问题。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面对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更加多层次化、多差异化、多个性化的现状,基层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这些,正是基层治理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此次发布的《意见》直面基层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以3个板块和7个部分,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从主要目标到重点任务,再到组织保障,清晰明确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骤、举措和决心。

  加强党建、放权赋能、“三治”结合、社会协同、共建共享、“枫桥经验”、智慧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稳健前行。

  在山东,荣成全面推行“信用建设+志愿服务”模式,将信用管理与村规民约、村民福利、志愿服务、信用考核“嫁接”在一起,构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促进的乡村治理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成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莱西市通过“德治、德益、德学”体系,用积分制构建了“德者有得”的机制,搭建起道德资金平台、物质激励平台、精神奖励平台,实现了道德积分管理与运用,将口碑评议变成精确赋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成为积分制推进基层有效治理的典型。

  在河南济源市,“一个引领(党建)、两化支撑(智能化、网格化)、三治结合(自治、法治、德治)”的123基层治理模式,突出党建引领,以智能科技为支撑,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基层发展活力被激发。

  山西长子县、浙江云和县、湖南涟源市以问题为导向,小切口入手推动基层善治,有效解决“小问题”的同时,基层治理中的其他问题亦迎刃而解。

  还有,厦门海沧区、武汉蔡甸区、重庆渝北区等地通过突出源头管理,用工作清单为基层“减负”,基层干部更加聚焦乡村发展和村居事务。

  渐积跬步,终至千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我们的国家治理历来重视基层治理,而且善于总结提炼基层治理经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那样:“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锚定基层,扎根人民,基层治理现代化这块“基石”终会愈加牢固,我们也将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行稳致远”。

责编:郭凯
审签:王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