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秤”频出,缺斤少两何时休?
··
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公布6起“鬼秤”违法案例,除了对相关摊位进行公开曝光外,还对当事人给予罚款、没收电子秤等处理,并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从农贸集市到商场超市,从小商小贩到个体商户,良好的诚信生态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然而个别商家在市场经营中“玩心眼”,在商品克重上“耍手段”,其中生鲜、水果、零食等领域堪称重灾区。有网友反馈,“网购半斤菊花,干燥剂占了一半”“路边购买莲蓬,显示6.1斤,实际3.77斤”。
民以食为天,涉及到百姓“菜篮子”“钱袋子”,从来不是小事。商品缺斤少两,显然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利,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条款,直播带货存在缺斤少两问题,还涉嫌违反《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可尽管如此,为何仍有一些商家选择“暗度陈仓”?
笔者觉得,一方面商贩“短斤少两”具有一定隐秘性、数额小、流动性大等特点,消费者常常不知情,即使回家后发现受骗,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也很少与黑商贩“较真”;个别消费者告知商家后,商家会进行补偿或给予一些优惠券,这时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息事宁人。另一方面,多数情况下,执法部门对短斤少两行为的处置,多为责令整改、口头警告,要么少量罚款“不痛不痒”,违法成本低,商家也很容易卷土重来。
那么,如何解决“鬼秤”现象,减少缺斤少两问题发生呢?
就商家而言,需要自律自觉、诚信经营。“缺斤少两”现象的增多,和生鲜、食品电商高速发展密不可分。激烈竞争之下,这些与“斤两”关系密切的肉蛋蔬菜水果,利润越来越微薄,不良商家也有了制造“缺斤少两”的利益动机。但是,缺斤少两、玩弄偷换概念的文字游戏等这类小伎俩,实属目光短浅之举,不但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长久立足,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严重的构成虚假宣传乃至欺诈行为,接受法律的制裁。
作为“平台”,需要完善规则挤压“套路”空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交易都需要一定的“平台”,不管是线上APP开发运维者,还是线下集市管理方,都需要担当起管理者的职责。比如,线上可以优化AI推荐机制,严格规范商家对商品的标称和描述,把那些想通过“套路”获取流量的商家筛除出去;线下则要加强日常监管,特别是要履行好对产品的检查或抽检,保证产品质量,从源头减少缺斤少两现象产生。
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而言,不仅需要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健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更需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主动性,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遏制市场缺斤少两的不良之风。比如,重点关注流动摊贩以及市场中的电子计价秤是否存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使用,未设置公平秤等情况;还需要持续跟进监管,避免出现执法队伍前一秒离开,后一秒“鬼秤”便“春风吹又生”的现象。
就消费者而言,需要增强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掌握基本识别“鬼秤”的方法。比如,在购物前留意计价秤是否粘贴有“强制检定合格证”等信息,在活禽宰杀等缺斤少两的高发区,尽量在市场的公平秤上进行复称后宰杀。网购商品时留个心眼,不但要听主播怎么说,更要仔细看商品介绍,最好认真看下评论区。倘若发现网购商品存在缺斤少两等问题,要及时留存证据,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麻烦”等心理,勇于且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俗话说“小错不管,大错不远”。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是我们的共同期待,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体现一个城市治理水平、展现城市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厚植诚信文化沃土,营造良好诚信生态,需要你我携手、并肩向前。(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