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冲锋 济南,加油!

··

  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济南报道

  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增加的“典范”二字可谓一字千金。从根本上看,可作为被学习、仿效的文明模范城市,其文明高度早已达到更深一层的境界。

  如今放在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三连冠”的济南身上,“典范”除了远景规划、空间格局、文明高度和文化底蕴外,已经衍变成为济南聚焦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实施强省会战略和打造“五个济南”的发展内涵。在开始“文明倍增”新一轮行动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上升为济南“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还是出台《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都可以感受到济南追求“典范”的渴望与决心。

济南泉城广场夜景(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供图)

  雄心:

  缜密布局,3年登上“文明制高点”

  2021年5月14日,济南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动员大会。大会传递出坚定信息——济南力争通过3年时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从源头上寻找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乾卦》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放到现代汉语解释中,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包括语言、文字、城市、乡村、国家等众多要素。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城市文明应该由内而生,绝不是在年度测评时“逢场作戏”那般简单。从视觉到触觉,再到抵达心灵深深融入骨子里,创城的这些年,济南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城市”为载体,将不少创建重点放到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行业、社区街巷上,提质改造了一大批背街小巷和居民社区,修正新建了一大批口袋公园和休闲场地。

  这是由于济南深知“人们来到城市、居住城市,是为了更好、更舒适、更幸福的生活”。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建设文明城市,济南将市民的万千频率调至同一频率,同频共振中,先文明创建,后文明共生,这也得以保证了济南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三连冠”,并荣获2019年“国际花园城市”、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等一系列美誉的有力依靠。

  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审判标准更高、创建要求更严、城市竞争也更为激烈。此次《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一经发布,再度激起全市发展的千层浪。落实到具体细节上,是实施强基铸魂工程、文明创建工程、文化繁荣工程、提质立品工程、民生幸福工程五大工程,开展“创城最美”赋能行动、“公益宣传”赋能行动、“智慧创建”赋能行动、“行业示范”赋能行动、“法治保障”赋能行动、“网络文明”赋能行动六大赋能行动。

  除此之外,在对未来的规划中,济南还提出了五个“新”: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经济高质发展新示范、现代城市治理新表率、市民幸福生活新榜样和文化交流互鉴新高地,这对济南来说也极具深意。

济南英雄山立交桥蓝天白云(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供图)

  行动:

  分而治之,交通枢纽之城也是文明的枢纽

  与文明对视的3年内,济南需要达到一种和文明相生、相连、相通、相融的和谐境界。按照一年抓提升、两年见成效、三年抓巩固的总体思路,2021年可以说是综合提升年。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是宏大课题,济南若想向一切不文明现象“宣战”,需要实现集体管控下的分而治之、逐个击破。这其中,交通状况是衡量济南是否文明的一个重要直观指标。

  2021年7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在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东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全省“1+2+4+4+N”大枢纽体系构建中,济南需要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济南机场也将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机场。

  作为省会龙头的济南,每年吞吐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近两年,济南从规范挂牌、规范行驶、规范头盔佩戴等方面对电动车进行综合整治,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规范过马路也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尤其今年6月30日,《济南市深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7月31日,济南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通告》,其中第五项再次涉及头盔佩戴。

  一时间,各区县主动作为,开展不戴头盔“3选1”劝导教育模式、推出人脸识别自动信息采集系统、启用“安安”“泉泉”卡通形象、发放安全头盔13万余个……在政府的影响力下,济南的交通情况也焕然一新,市民们对于济南文明交通的感受也愈发深刻。

  其实,无论是文明城市还是文明典范城市,其终极意义绝不在于那块牌子。济南只有明晰了文明创建的本源,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抓起,从城市的细节处入手,才能让城市运行更顺畅。

  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等违规行为的整治,是济南意识到交通枢纽之城也应是文明的枢纽。灿烂多样的文明在济南汇聚、滋养,又从济南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辐射、发散,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生命线和基础。

2021年9月6日,趵突泉迎来持续喷涌18周年(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供图)

  底蕴:

  喜从泉来,泉城文化为文明城市聚气铸魂

  人们早已习惯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来形容济南自然禀赋的优越,如今通达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丰富了这座不再“老”的老城。

  三年行动计划中,济南提出要“实施天下第一泉景区连片扩容和名泉泉水景观打造提升工程”“加快‘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似乎听见召唤般,今年9月,济南整座城市都笼罩在泉水带来的欢喜中。

  先是9月5日,五龙潭公园的月牙泉开始苏醒。紧接着9月6日,趵突泉迎来持续喷涌18周年,同时这一天泉香之约·第九届济南国际泉水节也顺利拉开帷幕。9月20日上午8点,趵突泉地下水位再次突破29米,达到29.17米。月牙泉也水流稳定,“月牙飞瀑”呈现“飞流直下”的胜景状态。至此,济南72名泉全部复涌,这实在是很好的寓意。

  自古以来的泉水文化,已经深深烙刻在泉城人民的文化基因里。古色古香的街道、唇齿生津的禅茶、夜色降临之后的璀璨、周末嗨翻天的文娱场所......济南有传统也有时尚,它的包容性很强,也为文明沉淀创造了最大的条件。

  特别是今年,济南又增添了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在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中,5座候选城市进行最终角逐,济南顺利通过终审答辩。这对济南来说是极高荣誉,也肩负着重大责任。届时,八方友人相聚泉城,看山、听泉、观湖、游河、品城,将济南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城市文明,早已成为人与城市共生的意识体,让人民群众家园更加宜居、生活更和美、精神更加富足,在既有成绩之上让文明更进一步,对济南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发展目标已定,创建宏图已绘,未来济南迈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

责编:王亚男
审签:张 娜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