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嗡嗡”不停,可能是身体提醒你要休息啦

··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耳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烦扰着患者,对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影响。目前对于耳鸣的定义,是指无外界声源的情况下,患者感知到的无意义的声音信号。而在临床工作中,大家提及的耳鸣又往往会超出这个耳鸣定义的范畴,于是就引出了宽泛的耳鸣定义:包括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客观性耳鸣与主观性耳鸣相反就是要有现实的声源,也就是耳朵实实在在听到了声音,声源消失,耳鸣消失。

  为什么会耳鸣?

  国外耳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人耳鸣的患病率为10.1%~14.5%。对于超过3~6个月的持续性耳鸣,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外周听觉系统的损害引起的脑干、皮质下或大脑皮层水平异常兴奋,进而导致的中枢代偿反应。或者说起因在外周,而发展和维持在中枢,是听力损伤后所继发的听觉皮层异常的适应性改变的结果。

  耳鸣的诊断

  耳鸣持续时间有长有短,会间歇出现,也会持续存在,有低频调的耳嗡鸣,亦有高频调的似“蝉鸣”的声音。耳鸣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以及各种听力学、影像学辅助检查。首先要排除比如颅脑血管畸形、压迫病症,以及有可能的颅脑占位病变等。

  病史询问:

  一般询问耳鸣发生多长时间,耳鸣发生之前有无诱发因素,耳鸣的声音特点。医生可以通过不同频率的音叉检查,大致估计耳鸣的频率范围。

  同时需要排除有特殊客观声源引起的耳鸣,是否伴随听力下降及听力下降与耳鸣发生时间的前后关系,是否伴随头晕或眩晕,是否伴随有耳闷胀、耳痛、耳内溢液等情况。

  详细查体:

  外耳道和鼓膜检查,若有外耳道和鼓膜的病变应做相应的对症处理后再次观察耳鸣的变化情况。

  现在通常用电耳镜检查,如果考虑搏动性耳鸣,可以先进行患侧颈内静脉压迫试验进行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对于获得可靠的诊断线索和依据非常重要。

  1.纯音听阈检查:耳鸣患者的纯音听阈检查是必需的检查,即使患者感觉听力正常。

  2.听性脑干电位检查:由于纯音听阈检查是一种主观测试,受试者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及受试动机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所以必要时可听性脑干电位检查或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检查,加以明确和鉴别。

  3.声导抗检查:一般和纯音听阈测试同时进行,对于判断耳鸣发生的病因有帮助。

  4.耳声发射检查:一般建议在纯音听阈测试完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可以测试外毛细胞的功能,间接提示耳蜗是否存在微细的损害。

  医生通过以上检查结果,就能大体诊断患者耳鸣的情况。

  此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进一步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1.双侧听力不对称:建议行内听道增强MRI检查。

  2.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建议高分辨率CT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3.考虑搏动性耳鸣:可以参考颈部B超检查和高分辨率CT,以及MRV+MRA检查。

  4.考虑咽鼓管功能不良:鼻内镜检查筛查是有必要的,若发现问题进一步考虑行鼻咽部增强MRI及鼻咽部活检。

  5.考虑梅尼埃病:结合一般典型的症状加听力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条件可以行内耳钆造影磁共振成像。

  6.考虑突发性聋:首先急性期治疗为主,后期根据情况进行内听道增强MRI排查。

  耳鸣如何治疗?

  耳鸣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案是综合治疗,合理地针对耳鸣本身(声音治疗)、情绪问题(咨询和药物治疗)、失眠问题(物理或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干预。耳鸣是一个症状,涉及听觉感官的功能或者结构异常,这种往往是早期的轻症,甚至多数可以自我恢复。这也是为何90%以上的人经历过耳鸣,而真正持续存在的耳鸣不足十分之一的原因。对于三个月之内的耳鸣,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治疗疾病本身,而不需要处理耳鸣这个症状,疾病好转,耳鸣自然好转。

  耳鸣的声音治疗,除医院“声信息”等专业的治疗方法外,我们也可以在家尝试,如:睡前听听轻音乐,在卧室置鱼缸,用鱼缸加氧泵宽泛的流水声掩盖耳鸣声。想一想“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酣睡意境。

  结语

  当我们晚上睡眠不好或环境很安静的时候出现的耳鸣,多数是生理性耳鸣,不是病,是人体在正常生理活动下所引起的,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大部分的时候会被忽略,夜晚安静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听见。然而,很多时候当耳鸣刚开始出现时,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耳朵会突然响,心里就会紧张、焦虑。殊不知,耳鸣与情绪和睡眠是相关的,负面情绪会加重耳鸣,耳鸣又会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让你睡眠不好,睡眠不好又会加重耳鸣,造成一连串的恶性循环。其实,耳鸣只是在提醒你,你最近累了,压力太大了,手机电脑看得太多了,心情不好、睡眠不好的状态,再发展下去就要影响身体健康了。这时,只要放松心情,不要紧张焦虑,改善睡眠品质,睡个好觉,耳鸣自然会变好。

  同时建议大家,三个月内的耳鸣,治疗可能的疾病为主,耳鸣本身可以音乐治疗,但是这时候的耳鸣绝对不是主要问题。三个月以上的耳鸣,有一部分会持续存在,甚至超过几年,这是不经过治疗的情况,经过合理的耳鸣综合治疗,多数可以治好的。所以,有耳鸣不需要急躁、焦虑和抑郁,只需要一步一步来排除严重疾病可能,然后合理地接受治疗就可以了。

  作者:河北省青县人民医院 王小奇

  

责编:孙海燕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