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越,新长征丨德州新时代企业家重走长征路特训营走进于都
··
开栏语: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弘扬长征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由德州晚报社、大众网·德州主办的“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长征精神”德州新时代企业家重走长征路特训营,实地感受长征遗迹,亲耳聆听长征故事,深入学习长征历史,引导新时代企业家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马宝涛 安志彬 江西于都报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10月10日上午,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来自德州新时代企业家重走长征路特训营的党员们列队整齐,举起右拳,铿锵宣誓。这里是“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长征精神”德州新时代企业家重走长征路特训营的第一个现场教学点。
10月9日,特训营在德州举行出征仪式,山东安德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龚红民在出征仪式上致辞并向领队王冰授旗。他表示,举办此次公益活动,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让企业家重走长征路,深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创业激情和创新创造活力,为德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德州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杜深江宣布特训营出征。
特训营于10月10日在江西于都进行现场授课,举行了集体宣誓活动,瞻仰了中央红军出发纪念碑,参观了长征第一渡口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将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行进,分别走进湘江战役纪念园、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强渡大渡河遗址、夹金山纪念馆、两河口会议遗址、俄界会议旧址、会宁县会师旧址等地,通过参观红色旧址、现场授课、集体宣誓、座谈交流等,企业家们共同追寻长征理想、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培育的革命精神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库,是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坚定企业家理想与信念、推进企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法宝。参加特训营的有来自山东安德投资发展集团、德州振华建安集团、山东泰豪家具有限公司、豪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十余位企业家。特训营特别邀请德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原主任李光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政协特聘文史专员李长征,红军长征历史研究专家、德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孙建领全程指导,并得到了山东安德投资发展集团的大力支持。
企业家说
山东安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德州的民营企业家来说,重走长征路非常有必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重走长征路,能让我们学习红军不屈不挠的品质,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勇敢前行。长征中充满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将激励我们提升社会责任感,为德州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企业家,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要践行创新、拼搏、担当等企业家精神。而长征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点。通过重走长征路,我们可以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主动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
山东安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此次德州企业家重走长征路特训营公益活动,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我们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做为一家深耕德州的民营企业,我们有责任回馈社会。活动吸纳了兄弟企业的负责人参加,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成长。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战士们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资匮乏的困境,红军毅然踏上了充满艰难险阻的征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能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们坚定的步伐和不屈的信念。通过今天的现场教学,我对长征的出发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将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在市场的浪潮中闯出一片新天地,带领企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军长征中,始终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溃散。对于我们企业而言,同样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各种困难挑战时,保持战略定力,不断追求目标。我们豪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及信息化建设、装修装饰、水利水电等业务的综合施工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市场考验,也需要发挥长征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开拓创新。
专家点评
德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讲师
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中央红军长征的酝酿筹划、秘密准备和集结出发,是红军长征全过程的重要阶段。苏区军民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长征精神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红色档案
1934年10月10日17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瑞金田心圩、梅坑地区出发,向集结地域于都开进。10月16日,参加突围转移的红军野战军,已经全部在于都河流域集结休整。从1934年10月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两个野战纵队共8.6万余人,渡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艰苦卓越的长征。
于都河是于都县的母亲河,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第一道天然障碍。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无私奉献,沿河所有民船全部停运,共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保证红军渡河,又隐蔽红军的战略转移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傍晚五时后进行,红军渡河后,要在次日凌晨六时前把浮桥拆除,傍晚五时后又要重新架桥。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的架桥点共架设了浮桥15次。当年10月18日,毛主席渡过于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