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戒毒所陈邵:做“特殊的园丁”,以匠心守初心

··

  编者按:在烟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政法女干警是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在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公平正义、推进平安烟台建设、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们不仅以智慧和勇气在政法舞台上大放异彩,更以责任和担当为法治烟台贡献着重要力量。

  时值“三八”妇女节,烟台市委政法委联合大众网烟台推出“政法她力量”系列宣传报道策划,以政法巾帼为代表,展现广大政法干警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传播政法好声音。

  大众网记者 曲津慧 烟台报道

  在人民警察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虽同样头顶国徽,身穿警服,却兼具着民警与教师的双重身份。烟台市戒毒所教育科三级警长陈邵就是其中的一员,始终坚守着师者精神,用无私与关爱,救赎着一个个迷失的灵魂,用耐心与细致,将一个个失足“学生”引回正途。

  不坠丹志,立足教育铸新魂

  出身教育专业的陈邵,本想继续留守校园,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可在2006年,当她看到招考公告的那一刻,她的职业规划发生了细微的改变,在她的心里,在这高墙之中,有着另一片讲台,有着更需要她的“学生”,她的理想没有变,只是从普通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园丁”。

  虽然在最初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缺少经验的陈邵还是碰了不少壁,和之前所接触过的学生不同,这里的“学生”更封闭,更难以沟通,他们拒绝被关心,也拒绝与社会接触。陈邵把每一个戒毒人员都当成是一件艺术品,仔细地精雕细琢,她利用空闲时间,不停地观察他们,寻找最佳的交流方式,了解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抗拒社会生活的原因。她认为,要怀着热情、宽容、关爱去教育戒毒人员,“以法正其行,以德正其心”,使他们逐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促进人格重建,消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处事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戒毒人员愿意和她吐露心声。

  为了不让这群“学生”失望,陈邵对自己的要求越发严苛,从制定年度教学计划到专兼职教师的聘任,从文化品牌建设到教育活动的策划,从社会帮戒到亲情帮教活动的组织开展,从场所文化建设到每一块刊板、宣传栏的设置,每一项细碎繁琐的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只为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成效。为了能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高墙外的社会,修复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她开设并维护亲情帮教微信群,积极搭建戒毒人员与亲属的沟通桥梁,引进优秀社会教育资源,“请进来”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帮教活动,让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现在该是什么样的。

  长时间与戒毒人员的接触,让陈邵成功成为最了解他们的人之一,她把多年来的经验进行总结,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抓住戒毒人员的特点开展教学,她所授传统文化课程《孝,从戒毒开始》成功获得全省戒毒系统“讲授精品课程”展示比赛第一名。

  不懈耕耘,护航绿色春满园

  对于陈邵而言,接受禁毒戒毒教育的不仅仅局限于戒毒人员及其家人,更应该在青少年乃至全社会进行推广,这事关着国家安危、民族兴衰,所以,即使事务繁忙,她也毅然参加了烟台市普法宣讲团,同时还被聘为多所学校的禁毒戒毒知识教育校外辅导员。

  为了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能力,陈邵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编写了《五彩花季,不与“毒“行》的宣讲课件,结合仿真毒品模型展示,采取现场抢答、趣味小测试等形式,将毒品的定义、毒品的发展史、毒品的危害与预防等科普知识以丰富的视频和图片等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学生。

  除此以外,陈邵还编写了不同的教育宣传课件,不遗余力地走进社区、走进军营和企事业单位,将禁毒戒毒知识通过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形象的动画、真实的案例展示出来,既普及了禁毒戒毒知识,又调动了民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年受众一万余人,极大地增强了禁戒毒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扩大防毒战线,构建无毒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荣膺“2023年度烟台市禁毒工作突出个人”称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一路行来,陈邵走的并不容易,把“刮骨,疗毒,重塑新生”这一工作做得至臻至善,既有铮铮铁骨,也有蕙质兰心,如身上的藏蓝色警服一样,柔软而又深沉。

  

责编:孙毅
审签:李波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