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民生幸福节节高

··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获得感”无疑是威海社会民生领域的关键热词。

  威海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威海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掷地有声的承诺办好一件件为民实事,兜牢民生底线,创新治理模式,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直面民生难点,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在2021年的山东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威海再次位居榜首,至此,威海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

  民生这张“答卷”,群众是最好的考官。五年来,威海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每年都征集梳理出一批民生实事清单。

  威海庄重承诺,坚持有诺必践,取信于民。全市各级各部门鼎力推进,逐个项目绘出“路线图”、排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推动一项项民生工程如期交工。

  在城市,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小区,是民生实事落笔之处。路面破损、雨污管老旧、停车位紧缺等问题得到一次性解决,小区加装了监控摄像、车辆门禁、电动车充电桩等智慧设施……住在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的小区里,环翠区张村镇滨海苑B区的228户居民心里格外“敞亮”。

  着眼于城市品质功能提升,五年来,全市245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惠及一大批城区居民;13处特色商业街区活力四射,越“夜”越精彩;224座口袋公园陆续“上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就能遇见美;26条断头路被打通,畅通城市微循环;各大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57台直饮水设施正式“上岗”……不仅城市“颜值”被不断刷新,原本有限的空间也叠加上配套设施,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在农村,“幸福食堂”烹出幸福滋味。“吃得好,吃得香,吃得舒服!”提起村里的“暖心食堂”,荣成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的刘敬德夸个不停。

  除了食堂的免费午餐,还有家里新改的厕所、村里硬化的路面……好事一桩接着一桩,刘敬德高兴地说,一定把这日子过得更有滋味,跟上好时代。

  瞄准城乡一体,这五年,威海将“建成标准化农村卫生室147处”“建成规模化供水村庄554个”等写入民生实事清单,全力推进。如今,“大手笔”规划布局,带来城乡一体的“小确幸”,威海迎来了精致度与幸福感的双跃升。

  幸福生活,安全是保障。在威海,市民的放心菜篮子交给科技来守护。

  去年,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化管理手机App“食安小智”正式上线,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蔬菜水果的检测结果、经营户的营业执照以及该批蔬菜水果的来源地等信息便一目了然,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成绩斐然。这些民生实事,一桩桩一件件,追寻民意所向,呼应群众关切,彰显着威海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初心,回荡着提升“民生温度”的铿锵足音,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笑容更甜,日子更美。

  打出“组合拳”,“兜底保障”升级为“幸福供养”

  威海全力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入手,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并将“兜底保障”升级为“幸福供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五年来,威海打好稳岗就业“组合拳”,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18条措施等,不断健全稳就业政策体系,落实各项稳就业措施,建设推广的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和全新上线的城市共享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更是成为人才、企业“牵手”的重要媒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95万人,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学有所教,筑牢民生之基。去年,位于环翠区张村镇的福泰中学投入使用,462名初一年级学生得以就近入学。五年来,威海新建扩建中小学校项目59个,增加学位12万余个,义务教育巩固率、义务教育入学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10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病有所医,解决民生之需。着眼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威海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医、心理科和护理院“日间病房”新型支付方式,大力探索中医药医疗保障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创新推出“威你保”;全面落实医保扶贫倾斜政策,困难人员参保缴费率、待遇享受率等始终保持100%。

  社会保障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民生之所依。在全省率先建立“4+2+1”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实现市县两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72个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设38处分散特困供养服务站,构建15分钟优质服务圈……这五年,威海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不断完善,筑牢底线。

  让体育融入生活,让健身成为时尚。过去五年,“全民健身”成了人们生活中的热词。不久前,威海首个国际标准冰球馆开门纳客,前来体验冰上运动乐趣的市民络绎不绝。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健身工程5656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9平方米,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

  在一年又一年的“民生接力”下,近五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持续稳定在80%左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六治一网”破题,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市域社会治理,是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基本民生、社会矛盾化解等领域的系统工程,其核心追求——幸福和平安,这也是群众的内心期盼与现实追求。

  从海陆一体大平安到全域社会治理,再到如今的“六治一网”,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威海创新社会治理的步伐持续加快,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这五年,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威海的治理成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城市治理必须与时俱进,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去年,威海将“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的完善纳入需要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推动六治均衡发展、凝聚“六治一网”部门合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法治保障方面,开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政法机关52项便民实事等工作,努力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在智治支撑方面,不懈推进全市1118个小区智能安防建设,向城市运行指挥平台持续接入数据,以“最强大脑”促进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在信治激励方面,推动全市“信用+”应用场景、信用“五进”范围等不断拓展,让信用越来越有价值,真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网格建设方面,持续完善网格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打造“网格学院”、全面推行“五色管理”,推动7000多名专兼职网格员专业化、专职化水平整体提升。

  前不久,12345热线对文登区于女士反映的小区车库漏水问题进行回访时,得到了问题已解决的满意答复,同时于女士还特别提到了一个人——社区网格员高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霞全程参与,并配合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对此于女士十分感谢。

  五年来,和于女士有同感的市民越来越多。满意的背后,是威海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再创新的努力。去年,威海提出“1+2+N”优化整合思路,通过“12345热线+网格化+数字城管”,打通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及时、精准、高效地解决好群众各类诉求。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2021年,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满意率达到96.84%,按期办结率达到99.99%,同比分别提高2.92个百分点和0.12个百分点。

  增进民生福祉的征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威海将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持续为百姓幸福“加码”。

责编:金文馨
审签:王陆见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