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 逸 | 衰与老

··

图片 | 刘子瑜

衰老是一个词,但在古人那里是两个意思。

衰是过程,而老是一个结果。

最早感觉到自己在衰的经历,是脚后跟干裂。忽然有一天,走着走着脚跟钉扎般的疼。我以为鞋上踩到钉子了,抬脚一看,啥也没有,再看看鞋里,连一粒沙子也没有。

回到家里脱掉袜子,好像也没啥异样。晚上泡脚后这才发现,一道很细很深的裂痕嵌入脚后跟里,稍稍一摁,疼痛不已。

后来才知道,由于脚后跟这个部位承重力度大,皮下组织粗糙,血液循环慢,最易干裂,尤其是北方秋冬季,中年以上者多有此症。

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

图片 | 刘子瑜

后来,膝盖磨损、腰颈椎病、肩周炎,以及各种增生、囊肿、息肉,还有那密密麻麻的血检指标中不断增加的异常项目,等等肉体可感不可感的生命迹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例日渐“丰富”起来。

这就是衰的过程

很多情况下,人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对过往得失挥之不去,对现实现状吐槽不满,对晚年前景焦躁不安。

这个过程,如果只是去本能感知,而不去思考回味的话,一定是无尽的困惑和伤痛。

图片 | 刘子瑜

精尽神衰。老不可怕,怕就怕未老先衰

历代圣贤伟人也是人,也会思考人之衰老这个命题,都不约而同地关照了人之“老”境。

王羲之《兰亭序》于淡淡忧伤中畅叙幽情,内蕴游目骋怀放浪形骸的人生欣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是对“老”的接纳。

孙过庭《书谱》提炼学书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的人生路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对“老”的参悟。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在寒暑易节中感叹人生易老天难老,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浩然胸襟,是对“老”的跨越。

这才是老的终极境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