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膺中国海洋种业之都 威海建设海洋种业“芯”高地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顺科 见习记者 宁晓洁 威海报道

  海洋种业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引领性因素。威海市拥有海域1.14万平方千米海域、986千米海岸线,具备发展海洋渔业和生物资源开发的良好资源禀赋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目前,威海市海洋种业产值达到29.3亿元,规模在全省居首。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威海市“中国海洋种业之都”区域特色品牌称号。

  这国字号荣誉是怎样得来,海洋种业的产业效益又是如何进一步增强的?以威海银泽生物科技和寻山集团为例,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度探访。

  走进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银泽”)海马养殖的厂房,海马正按各自的生长周期分池饲养。工作人员为海马投放饲料,一条条海马围绕着饵料聚集起来旋转着“舞蹈”,完成进食的海马则用尾部抓握勾勒,栖息在池底模拟珊瑚礁的附着基上。

  总经理俞兰良向记者介绍,海马在中医药中的效用和医药价值受到广泛认可,由于海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市场需求只能通过养殖来满足。俞兰良看到了机遇,决心填补北方海马养殖行业的空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海马的生长对水温、水质、饵料、病害预防等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作为北方第一家海马养殖基地,从2014年起尝试,到形成工厂化养殖的规范模式,过程中攻克了无数道难关。

  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饵料。2016年,威海银泽刚繁育出的30多万尾小海马大量死亡,经过研究,发现问题出在刚出生的小海马吻径只有针尖大,而海马靠鳃盖和吻的伸张活动吞食食物,缺少大小合适的饵料是小海马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威海银泽引入了卤虫等浮游生物作为饵料,大大提高了小海马的成活率。

  现在,除了海马育种厂房中的种海马可以每月稳定产出一窝200到300只小海马,生长到五个月的成熟海马也可以继续自然繁育,工作人员需要拿着筛网把刚出生的小海马捞出,放入喂养小海马的水池,投放合适的饵料,形成了完整的生命周期繁育体系。俞兰良同时向记者展示了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从新西兰引入的200对原种海马,它们将被应用于进一步改良海马种质的研究和实践。

  俞兰良认为,海马在北方养殖能够成功,除了企业的努力和不断尝试,也归功于威海海域的水质好、污染少,冬天的低温能够起到杀灭病原体,从源头上预防海马病害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提供的帮助,在威海市、区两级渔业、科技等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威海银泽与中科院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实现了产学研结合,在种质改良、幼海马开口、海马疾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八年的坚持下,威海银泽从最初的五百对种海马发展至今,建立起了海马生命周期繁育养殖技术体系,能够进行成熟的工厂化养殖,拥有三百万尾海马、五万对种海马的存量,养殖量占全国的70%,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企业,已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另一家对海洋种业上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是寻山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海洋食品名城荣成市的最大鲍鱼养殖企业,鲍鱼养殖历史悠久。寻山集团前身寻山渔业公司的党委书记李洪义与大连研究所合作,在荣成进行鲍鱼人工养殖试验并实现规模养殖,打破了“鲍鱼不过成山头”,使得鲍鱼可以在南方“越冬”,北方“避夏”,通过南北转场养殖大大提升了鲍鱼的生长速度。

  寻山集团也很早就成立团队开始了对耐低温鲍鱼品种的选育和研究,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希望能够选育出能速生、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寻山集团研发中心研发部负责人卢龙飞带领记者来到了新建的育苗厂,水池中养殖的是新品种皱纹盘鲍“寻山一号”。水池中的海水经过过滤、升温,24小时循环,能实现自动化半自动化养殖,十几位师傅在厂房中日常巡查鲍鱼的状态,为鲍鱼苗们调水、“跑板”,鲍鱼晚上进食,师傅们就需要晚上观察鲍鱼进食和底栖硅藻的消耗情况,依据养殖经验决定下一步的饵料投喂。

  卢龙飞向记者介绍,皱纹盘鲍“寻山一号”是以10200头野生皱纹盘鲍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自1995年起经连续6代选育而成,又选育了两代保证稳定性状,实现了在相同养殖环境及北方养殖条件下,与普通养殖的同龄皱纹盘鲍相比,18月龄鲍壳长平均提高18.7%,且能每年均在荣成越冬,适宜在北方海区长年养殖。

  由于鲍鱼的生长周期长,种质创制周期也更长,每代的培育需要花费二至三年,在人力和资金上的投入非常大。“对于新品种的研制投入非常大,目前可以说是贴钱在做研究。”卢龙飞说道,“但良种培育事关大局,我们必须要继续做下去。”

  大力发展海洋种业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政治要求,也是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海洋种业发展,将其作为现代渔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不断夯实政策支撑,加快推进海洋种业“芯”高地建设,建设蓝色种都,实现种业助威,为保障国家的海洋种业安全作出贡献、为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助力。

责编:苏凯南
审签:郑云歌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