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加强一流专业建设 提升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

  编者按:2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召开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交流环节,青岛、淄博、潍坊、日照、临沂市教育(教体)局和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设计艺术院校,建校50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

  近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目前全部32个本科招生专业中,13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学校一流专业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一体两翼”学科专业布局

  (一)强化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强化学科专业建设的系统性、深度协调性,促进设计学与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以及工学、管理学、文学等门类下的相关学科协调、互动发展,形成“以设计学为主导、美术学为基础、艺术学理论及相关学科为支撑、工艺美术为特色”的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群,打造以设计学为主导的和谐发展的学科生态,扎实推进设计学高峰学科建设。

  (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我校办学定位,增强学校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下培养高水平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的能力。学校本科专业由2003年的14个增加到目前的34个,形成并不断优化“以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专业为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有6个A+专业上榜,A+专业数量位列全国艺术类院校第六。

  (三)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学校结合国家学科专业目录调整、设计成为交叉学科以及“四新”建设要求,以学科融合为导向,升级传统专业,组建优势明显的新型专业,新增了智能交互设计、家具设计与工程、新媒体艺术、陶瓷艺术设计等专业。限招、淘汰弱势专业,逐步形成符合本校特点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二、打造“两创+双造”专业特色

  (一)坚定“为人民而设计”办学方向。教育教学,立德树人是根本。学校坚持“为人民而设计”“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一流专业建设模式,丰富学科专业内涵,持续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

  (二)担当“两创”文化使命。学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推进“中华造物艺术体系”“中华造型艺术体系”融入课程(简称“双造”),打造一批具有我校的特色的示范课程,将“两创”+“双造”教育理念写入教学大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思想根源上建立基本的文化自信。

  (三)发挥“思政+专业”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积极打造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双向互动的实践路径,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相互协同、良性互动的高等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机制。从“为人民而设计”到“生命重于泰山”主题创作,再到“大美颂赞,百年辉煌”主题创作,擦亮学校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

  三、完善“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学校锚定山东“八大发展战略”以及“十强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积极打造服务“展览展示”“公共艺术与时尚产业”“数字产业”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二)专业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成立乡村文化研究院,启动齐鲁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重大课题研究,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开展黄河流域民俗文化调研,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加快推进“山东手造”工程,成功举办“山东手造,青春力量”设计艺术博览会、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

  (三)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立足专业特色,积极采用“项目教学”、“假期课堂”、“工作室与作坊式教学”、“定制课堂”等实践教学模式,把企业、政府委派项目及产业技术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嵌入式”“订单式”“校地校企”合作式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实现成果效益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四、强化“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

  (一)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聚焦专业、课程、教材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基础要素,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不断动态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四梁八柱”式“冰块人才培养框架”,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的教学新范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按照“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原则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积极建设一流课程教材资源。学校鼓励支持高水平教师联合开发专业优质教育资源,组织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教材,促进一流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建设在线课程60余门,获批2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实现了我校国家级金课的突破。《民艺学概论》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4套教材被评为“2020年山东省高等教育一流教材”。

  今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加快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责编:刘佳琦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