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观潮|以产业升级为笔,绘就枣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
□特约评论员 张署光
产业升级,是使产品附加值提高的生产要素改进、结构改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高、产业链升级。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升级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关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与本地区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对就业格局有着深远影响。当下,传统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附加值低等,这些问题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产业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一座传统老工业城市的枣庄,近年来,全市上下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实施产业提档升级、技术改造焕新行动,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培育技改领军企业,创新金融支持措施,发挥科创平台纽带作用……通过智能化技改,枣庄传统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产业升级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产业的变革。智能制造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例如,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销售换道等工艺建立了全套精密、高效、智能的磷酸铁锂材料以及锂电池生产线,并搭载了先进的控制系统,使之50多道的生产工序和数据统计彻底摆脱了对工人师傅的依赖。相比过去,这样不仅成本降低了,而且产能也扩大了,使产品稳定性更高了。
产业升级需要以政策引导为保障。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而政策引导则为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集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自2021年起,枣庄市创新实施“政投保贷服+企业”的智能化技改新模式。通过政府支持、基金跟投、融资担保、贷款联动、证券助力、专业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技改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产业升级需要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人才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创新活力。当下全市随着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高端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产业发展和就业需要,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倍增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大人才评价激励力度,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量质双升,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2024年,全市新增技能劳动者2.3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余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比增幅达到2.34%。与此同时,“榴枣归乡”工程的启动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位游子的心田,也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面貌。此外,地区产业升级发展是吸纳人口留住人才的关键,环境是基础,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双管齐下,既要稳岗扩岗,又要积极培育招引新的市场主体,同步改善城乡面貌,落实惠才政策,让枣庄成为人才向往的温暖之城。
产业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关乎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关乎全市人民的福祉。让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政策引导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支撑,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升级,共同绘就枣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让“鲁南明珠”绽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