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飞羽精灵 东营海警局举行鸟类救助认养仪式
··
仲春的黄河入海口,嫩柳抽芽、鸟鸣清脆。为迎接国际爱鸟日,山东东营海警局垦利工作站联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救护站,共同举办了一场鸟类救助与公众认养启动仪式,通过认养康复鸟类的方式倡导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

签约仪式
仪式现场,工作站执法员同救助站工作人员签署认养协议,并颁发救助认养证书。从此,工作站多了两名特殊的“成员”——一对名为“海帆”“浪羽”的丹顶鹤伉俪。

颁发救助认养证书
“去年初春巡护时,‘海帆’蜷缩在芦苇丛中瑟瑟发抖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它腿部撕裂伤深可见骨,我们轮流用衣服给它保暖,驱车护送到救助站。”执法员吕同浩轻抚着认养证书感慨道。

鸟类巡护队看望“海帆”“浪羽”
经过精心救治,这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完全康复,在专业驯养员的撮合下,与同样被救助的“浪羽”结成伴侣。如今,这对“警民连理”丹顶鹤已成功产下两枚鹤卵,正在孕育新的生命奇迹。

“海帆”“浪羽”产下的鹤卵
认养仪式结束后,执法员们来到饲养区,俯身清理笼舍、投喂饲料、更换水槽,执法服上的尘土与草屑无声地述说着鸟类巡护队的日常。

更换水槽
“我们为认养候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它们从康复到重返蓝天的每一步。”执法员李泽宇介绍道。
下一步,工作站将启动“护羽行动”,参与幼鸟抚育、鸟类防疫、候鸟训飞等活动中去。未来,还将全程守护完成丹顶鹤的野外放飞。

鸟类巡护队开展常态化巡护
作为首个进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警机构,进驻保护区以来,垦利工作站组建鸟类巡护队等队伍,开展“守护黄河口”志愿服务,累计为游客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30余次、鸟类救助活动5次,提供保护区义务讲解12场。
春潮涌动处,鹤舞黄河口。当“海帆”展开近两米的雪白羽翼引吭高歌,当“浪羽”用朱红顶冠轻触执法员的手掌,这幅人鸟共生的和谐画卷,正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生动注脚,展现出海警执法员的责任担当。(黄酩骅 李泽宇 钮金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