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山上的迪特里希碑——青岛市南区文物普查员纪实
··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青岛市市南区共需复查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约占青岛市总量的30%。为统筹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市南区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依法实施、周密组织部署,稳步推进普查工作。
在江苏路街道区域内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工作组来到信号山公园,只为找寻一处隐匿于山林已久的文物。在接触文物工作前,我曾多次登顶过“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的信号山,但始终不曾留意,哪怕有所耳闻,山上还“藏”着一处文物原址——迪特里希碑。
▲图为发现残碑的部分文史学者,从左至右:王栋、毕明建、蔡泳、金鹏、刘逸忱、袁宾久
经查阅档案资料,2008年3月16日,青岛文史学者袁宾久、衣琳、王栋、刘逸忱等人在查找历史资料后,找到了迪特里希碑在信号山上的原址,发现岩石上残存有德文刻石的边缘和一个字母“S”,并在原碑座的下方草地中发现了刻有德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14.NOV...F AN D...MIR”的残片。对比发现,该残片原属于主碑下方的德文刻石。
图为迪特里希碑残片与原状对比照片(郑淼供图)
经了解,迪特里希碑残片现由信号山管理处办公室保存,原址鲜为人知。因此,我们决定先去迪特里希碑的原址一探究竟。
沿着信号山公园入口楼梯一路向上,在第二个小平台处左拐到一条泥土路上,随后穿过一片林地,普查组的秦宝说:“前面马上就到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其实是有些激动的。倘若不是这次普查机会,我很难有机会目睹信号山上的文物原址。
迪特里希碑原址位置
然而,当我双脚踩在这方被晨露打湿的泥土上,看着迪特里希碑原址前已是林木丛生,我的心情却变得十分沉重:迪特里希碑记录的是一段被侵占的屈辱历史,如果继续像这样“归隐”,这段历史会不会被人所遗忘。石碑本身已是面目全非,如果背后的历史再被世人遗忘,那才是文物真正的消亡。
市南区四普工作队对迪特里希碑原址进行确认
通过对比老照片,我们再次确认了迪特里希碑原址位置,并按照四普工作要求,使用专业设备对原址位置进行坐标定位及照片采集。
原址岩石处仍有一个字母“S”的石刻痕迹
随后,普查工作组来到迪特里希碑残片的保存场所,看到了当年众位学者一同发现的残片。前期,从对档案的梳理、与管理方的积极对接,到对原址采集坐标、拍照留痕,最终站在迪特里希碑残片面前的这一刻,我的心中也是充满了文物工作的成就感和普查队员的使命感。
市南区四普工作队在迪特里希碑残片前合影
原迪特里希碑由碑座和碑身组成。总高度8.5米,宽22米,碑座高约3米,是借用了山体的自然岩石而建造的,共有三处碑刻。主体为花岗石砌筑的券式,高约5米,宽约8米,碑面上刻有德国鹰徽、皇冠和碑文,碑文呈上旋的双弧线状。主体上、下方为德文碑记,右侧为中文碑记。传闻在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之际,日本人撤离青岛之前,将刻有日占日期的石砌碑体拆运回日本后重新进行组装,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或军事博物馆,但这一说法还没有资料予以证实,从该博物馆反馈的信息也是查找不到记载。目前只查到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初,日本人为拆除此碑而作的分析报告。(本段参考袁宾久先生《匿踪百年碑成谜——探寻信号山“棣德利碑”遗迹》)
迪特里希碑旧址照片(秦宝提供)
目前,经与信号山管理处办公室对接,管理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迪特里希碑残片的保护力度。
其实,文物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彰显时代特征的物质本体,还在于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渊源和价值观念。市南区文物建筑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更离不开每一位青岛人民的支持。我们希望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去跨越时空,对话历史,聆听更多文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执笔书写历史,双脚丈量市南。市南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路上。
文/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 王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