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潍坊丨⑧蓝色经济注入绿色动能,成就海化新样板
··
编者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潍坊,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产业门类齐全。当下,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已然成为潍坊工业经济前行的关键重点。长期以来,潍坊始终紧密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谋划布局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产业朝着多元化、高端化的方向稳步迈进。动力装备、新型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巩固提升,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数字经济、磁悬浮、元宇宙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呈现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蓬勃良好局面。
即日起,大众网潍坊推出《新质潍坊》主题报道,展示潍坊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奋进姿态与卓越成就。
大众网记者 于明效 实习记者 秦伟薇 潍坊报道
王永志:对海化而言,如何降低成本、减排降碳、绿色转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围绕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和推进产业结构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两翼齐飞”,加快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推动盐化工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石化产业蓄势而为、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起势发力,让“蓝色经济”注入“绿色动能”。
首先,我们通过以下一组数据,便可了解海洋经济在潍坊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潍坊拥有1289平方公里的海域、158公里的海岸线;2023年,潍坊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596.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21%;海洋化工产业占据全市化工产业营收1/3以上,并保持每年11%以上的增长;潍坊为全球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海洋化工产业集群基地,溴苯乙烷等4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潍坊海洋生物医药,连续2年产业增加值全省第一,相关企业超150家……
以上数据表明,蓝色经济正在成为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凭借约占全省1/20的海岸线创造出约占全省1/10海洋生产总值。海洋化工产业,作为海域经济体系中的首要战略定位,发挥出强劲的引擎动力与引领作用。
而谈及海洋化工产业,首先想到的,便是国内行业龙头——位于潍坊滨海区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化集团)。潍坊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潍坊高端化工产业链海洋化工综合利用“链主”企业。
向海而生,向海而行,向海而兴。经过近70年的发展,海化集团也面临传统化工产业环保压力增大、资源约束增强、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如何在严峻形势中披荆斩棘突破重围并得以高质量转型发展?海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永志表示,通过践行“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智慧、高端”的核心发展理念,海化集团成功打造出一个新质生产的“海化样板”。
“点线”目标管理催生新动能
“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精准对接市场变化、高效配置资源、促进内部协同、推动持续创新的管理新模式。”王永志向大众网介绍。
对海化而言,管理创新的关键在降本增效,低碳发展的重点就是节能降耗,如何降低成本、减排降碳、绿色转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此背景下,海化集团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开始探索一条推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017年,海化开始在纯碱厂试点目标管理;2018年在海化股份推广目标管理。而后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优化提升,形成“点线”目标管理方法,2024年在海化集团全面推开。
今年5月份,海化股份创造的“点线”目标管理创新经验被审定为第30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10月25日,在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交流山东海化集团现场会上,海化集团“点线”目标管理新模式受到与会专家高度关注并获得一致好评。
王永志介绍,“点线”目标管理是海化股份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践行企业核心发展理念,探索更精细、协同、高效的管理模式,迭代更节能、降耗、提质的“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逐步探索形成的管理方法,可以用“十纵十横”“三点四线”来概括。
针对“争创海洋化工龙头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分解出纯碱、烧碱、原盐、溴素4条主要产品线,根据不同产品线的行业特性和定位,确定二级规划目标。在每条产品线上找出最为关键的核心指标点,为确保指标点实现纵向划出“消耗、质量、项目、费用”等10条管控线,横向划出“党建、改革、协同、考核”等10条保障线。
从“十纵十横”交叉中在每条产品线上找出最为关键的核心指标点,设置100余项一级关键指标点,再把一级关键指标细化量化,设置1000余项二级、三级关键指标点。最终,构建起“总体战略目标—产品线—二级规划目标—关键指标点—管控线—保障线”层层分级落实的“点线”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由点、线组成的战略目标保障网络,做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自推行“点线”目标管理以来,海化集团的企业效益显著增长。以纯碱厂为例,产量屡创新高,2023年突破320万吨大关,在装置未增加的情况下,年产量较2017年增产超60万吨,相当于再建了一座中型碱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工厂氨碱生产企业。综合能耗稳居同行业前列,连续7年获得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设计“双绿”企业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截至目前,累计揭榜课题16项,年增效8700多万元。仅电耗一项,年降幅达18.8%。较去年同期节电2352万kW•h,累计增效1200多万元。产品综合能耗由之前的330kg标准煤降至303kg标准煤,创出历史新低。目前,纯碱厂重点控制的9项消耗指标全部跃居行业前三,6项指标稳居行业第一。
新模式的推行,促进管理效能不断优化提升,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降本增效成果显著,5年单耗下降累计节支3亿元。特别是今年,新模式在全集团推行,纯碱、烧碱、氯化钙、小苏打等产品产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累计因产量升高同比增利7203万元,因消耗降低同比增利9136万元。
数据显示,海化集团3年累计实现利税总额67.19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9.97亿元。今年1—9月,海化集团实现利税总额9.2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4.03亿元。此外,5年单耗下降累计节支3亿元。
“一水八用”凸显多赢效应
2024年初,山东海化集团“一水八用”项目获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何谓“一水八用”?多年来,海化集团深耕海洋化工领域,从传统的滩晒制盐发展到盐碱联合,持续创新探索。以现有海卤水“一水六用”循环经济产业为基础,增加海卤水淡化循环经济标准和源网荷储循环经济标准,打造更为完善先进的“一水八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海化新的循环经济标准化体系。
该体系的创新升级,通过卤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形成了对卤水资源的有效补充,大大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简单地讲,“一水八用”即制卤海水养鱼虾,初级卤水放卤虫;中级卤水代替淡水资源作冷却;冷却过程中吸收化工废热后的中级卤水提取溴素;提溴后再纳滤精制的清洁卤水再作纯碱厂原料和化盐用水;经纳滤精制后的纳滤浓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废液苦卤先送溴素厂苦卤提溴,提完溴老卤经复晒提浓后生产硫酸钾、氯化镁等产品;将海(卤)水淡化,为企业提供清洁淡水,同时将所含氯化钠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实现海卤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利用盐场制卤库水上空间,打造国家级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光伏发电等项目。
在此环节中,海化自主研发的纳滤精制卤水技术,让传统制碱工艺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发,成功实现纳滤膜组件国产化,解决了组件“卡脖子”难题。海化实施纳滤精制卤水制碱项目,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利用新兴纳滤技术及膜材料精制卤水代替海水化盐制碱,为传统纯碱工艺流程再造带来重要变革。
王永志介绍,到试点结束,海化集团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制定企业标准12项,贯彻执行率达到100%。“一水八用”后,进入系统的海卤水中的有用成分就基本被“吃干榨尽”,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效应更加凸显。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2024年年底,由海化投资兴建的我国首家现代海洋化工中试基地将正式投用。
该基地致力于盐化工、水处理、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和持续优质的源头技术供给,建设技术创新中试平台,打造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满足技术成果放大试验和工业化验证试验要求,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海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五个坚持”促进“两翼齐飞”
海化集团,以海卤水为原料形成产业链,再通过延链、强链、补链,“资源—生产—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生产—废弃物—再利用”两大循环系统,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可循环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赋能、以新质生产引导,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延展。
“未来的海化要守正创新走大道,蓄势而为展新姿。”对于海化集团未来的发展,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令波提出了“五个坚持”。
王永志向大众网介绍,“五个坚持”即坚持改革攻坚提质效,积聚新优势,打造金色阳光海化。坚持强化管理练内功,激发新活力,打造银色效益海化。坚持调整结构优布局,拓展新赛道,打造绿色低碳海化。坚持科技赋能求突破,激发新动能,打造蓝色科创海化。坚持党群协同聚合力,树立新形象,打造红色党建海化。
海化集团通过科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还培育出高端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山东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交流山东海化集团现场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原局长黄利斌曾指出,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底色必须“绿”,只有把绿色底色铺好,使绿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会有高质量发展的高歌猛进。
黄利斌希望,海化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改革攻坚突破提升”为主线,以全面推行目标管理为导向,聚焦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第一动力,突破管理创新这个第一主题,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记者注意到,海化集团在盐化产业深度拓展、能源产业转化拓展、石化产业绿色升级、新材料产业迅速崛起等方面,与黄利斌的寄望不谋而合,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资源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2023年,海化集团累计研发投入3.21亿元,年增长率19.33%以上,全年还获专利授权5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项,同比增加38项。科研重视,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助于催生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众多专利成果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效能,在产品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提升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海化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不断推进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特别是接力工程重技改,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改造,构建了“中央集控+平台支撑+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新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海化特色的绿色、安全、智慧发展之路。
2023年,海化集团入选山东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名单,获评“省级智能制造场景”企业。4家企业获潍坊市数转智改百家标杆工业企业,6个应用场景获潍坊市优秀应用场景,进一步证明,海化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果,不同的应用场景涵盖了从生产制造到企业管理等多个环节。
王永志在接受大众网采访时表示,海化集团将围绕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和推进产业结构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两翼齐飞”,加快传统产业弯道超车,新兴产业换道超车,推动盐化工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石化产业蓄势而为、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起势发力,让“蓝色经济”注入“绿色动能”。
相关链接:
海化集团,潍坊市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涵盖盐化、能源、石化、新材料四大板块,纯碱、原盐、氯化钙、两钠、溴素、氯化镁6种产品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盐化工龙头企业、潍坊高端化工产业链海洋化工综合利用“链主”企业。2023年实现利税总额25.44亿元,同比增长7.58%;利润总额15.34亿元,同比增长9.23%,刷新历史纪录。
2023年,海化集团取得2家资信评估公司AA+主体评级;自主投资建设的省内单体最大的“潍坊市滨海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一期30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海化股份入围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名单;入围省国资委国企改革“科改企业”名单;海化股份入选2023“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名单;海化集团、海化股份连续2年成功上榜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入选首批山东省制造业领航培育企业;“一水八用”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连续2年荣获“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称号,2023年荣获“山东省诚信企业”称号;荣获“2023(行业)领军企业”和“(行业)十大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