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重用轻保、重旅轻文”③

··

  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相伴而生、密不可分。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拥抱更美的“诗与远方”?笔者想到了四句话。

  嚼出文化味。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就是精神文化活动,只讲旅游不谈文化就像是失去了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只能沦为“到此一游”。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赋能旅游的作用,在景区宣介、产品打造、导游讲解等环节中注入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内涵,提升旅游演艺、文创产品等的文化含量。

  而在前期规划阶段,应当科学谋划、全盘布局,对自身优势特色与市场环境进行充分调研,特别是要深深挖掘独具文化特色之处,聚力打造标识性的文化IP。

  彰显烟火气。人间至味是清欢。当前,文化和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新疆阿勒泰之所以爆火“出圈”,除了美食、美景之外,原生态的地域特色和烟火气的民风民俗,也令人心驰神往。

  还有绍兴仓桥直街,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尤其注重保留了古桥流水、粉墙黛瓦、青石板路等传统景观,留下了80%的原居民,为古城活态保护作出有益探索。在这里,乡愁有了“栖息之地”,可见、可感、可触的江南韵味构成其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植入年轻态。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文旅产业就以培育年轻态为目标,创新呈现形式和游玩体验。像乌镇,在坚持保护文化遗存与水乡风光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年轻人追求新、奇、特的特点和对品质化旅游的需求,圈粉年轻群体。乌镇戏剧节等文旅活动年年“一票难求”。

  展现科技范。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元宇宙等前沿科技的日益成熟,文化旅游领域也插上了“翅膀”,各类活动、体验、场景有了更多活态呈现的“打开方式”。比如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客可通过AR眼镜“穿越”到五千多年前,身临其境体验良渚先民的生活。此外,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使其能够永久保存下来。

  有人说,多少次走马观花,都不如一次走心之旅。文旅要深入人心,须以文化为魂,将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成“真品”“珍品”,让旅途更有“说头”“看头”“玩头”“赚头”。

责编:崔丽丽
审签:朱仙娉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