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牛人|㊺刘加东:艺痴者 技必良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泊翰 程裕涵 日照报道

  两城黑陶,是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色如墨、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磬,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陶之所以是非遗文化,不仅是独特的外形样貌,更在于一种匠心情怀。

  日照山海天两城黑陶非遗传承人刘加东自1991年开始,便潜心研究黑陶艺术及龙山陶器,作品先后获得十几项国内、省内大奖。从开始的喜欢、好奇,到后来的痴迷,他把自己的半辈子都奉献给了黑陶。探寻刘加东痴迷“黑陶”技艺的奋斗轨迹,或许能给我们许多启迪。

  工匠精神“注入”基因

  春去秋来时事变迁,寒来暑往年复一年。黑陶制作工序繁复,每一个环节都需手工完成,每一步都磨炼着匠人的技艺与心性。选土、晒土、浸泡、沉淀、养泥、拉坯、雕刻、烧窑……从地上的一抔泥土到案间的一件臻至完美的艺术品,黑陶的制作需要历经十几道手工工序。每一件黑陶制品都是泥土在千锤百炼下的“浴火重生”,都倾注了制陶者的心血和热情。

  自小出生在两城的刘加东,对于日照黑陶知之甚少。在他脑海里,黑陶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物件,小时候每逢下大雨,经常有一些瓶瓶罐罐的残片被雨水冲刷进村子里。

  1984年,刘加东退伍,这期间,陆续有考古人员前来两城考古,刘加东有时陪着一起去,对于龙山文化和日照黑陶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久而久之,他对黑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是把兴趣当成事业的制陶人。”刘加东认为自己与黑陶之所以能坚持几十年的缘分,兴趣是最主要的因素。

  1992年,山东大学考古队到两城考古龙山文化,与坐落在遗址内的两城七村合建了一家黑陶厂。谁来挑起这副担子?虽然对于龙山文化,几乎家喻户晓,但是真正做黑陶却都是门外汉。刘加东作为村里最“懂”黑陶的人,被推举为黑陶厂的厂长。

  刘加东接手两城黑陶厂的时候,正逢黑陶市场的寒冬。20世纪90年代,订单式加工生产造成的弊端逐渐浮出水面,产品严重同质化、实用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假劣黑陶的盛行最终成为压倒黑陶产业的元凶。

  1992年底,黑陶厂成立仅半年,便难以为继:产品大量积压,工人们等着吃饭,刘加东只能借钱发工资。看不到收益和希望,工人们相继离厂而去,最后,黑陶厂只剩下了刘加东1人。承受着巨大压力,刘加东还是坚持每天到厂里去,拉坯、造型,累了就与陶器们聊会儿天,把苦闷说给它们听。

  艺痴者,技必良。拉坯是陶艺的基础和灵魂,坯拉不好,陶器就毫无美感,更不用谈艺术价值。所以,单从坯上就能判断一个陶匠是老手还是新手。拉坯,最讲究手的稳定性。为此,刘加东额外给自己制定了特训计划,每天饭前练习夹筷子,手悬空保持静止状态,抖一下就从头开始。

  “这锻炼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意志。拉了半天的坯,肚子早就饿瘪了,吸溜着饭菜的香气,很难做到心如止水,更何况,手还得稳如磐石。”回想起自己埋头苦练的艰苦岁月,刘家东感慨万千,娴熟精湛的技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的坚守和反复的实践中练就的。

  千年技艺“焕发”生机

  岁月终将不会辜负有心人。1994年,刘加东迎来了第一批订单,200余件陶艺品被客户全部买走。紧紧捏着一沓血汗钱,刘加东平日里稳如磐石的一双手也禁不住抖起来。这笔订单不仅解了刘加东的燃眉之急,也点燃了工人们的信心,黑陶厂终于能“活”下来了。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刘加东意识到,虽独具“龙山文化”发源地优势,但黑陶厂家众多,行业竞争激烈,只靠仿制是没有出路的,不断创新才是产业传承发展的关键。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都要潜伏钻研,静心创作至少一件作品。

  “黑陶制作之初就是一件生活用品,是用来盛放食物、粮食和水的。在延续和传承黑陶工艺文化的同时,回归器物最本质用途,让黑陶真正融入生活,将黑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才能做出不一样的作品。”对刘加东来说,创新是传统工艺前进的根本,保持创新精神才能有与时俱进的动力。

  如今,在两城黑陶厂的产品陈列室,通体墨黑、琳琅满目的产品令人叹为观止。形式各样的尊、瓶、罐仿佛刚从历史长廊中走出,古韵悠长,巧夺天工。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刘加东把对生活的感悟也融入黑陶制作中来。一捧黑土,在他手中完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制陶30年,他无时无刻不在坚守着最初的梦想。艺痴者,技必良;择一事,则爱一生。

责编:李泊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