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菏泽②丨守住老百姓的“粮袋子” 菏泽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菏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面展示2021年菏泽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菏泽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共同发起,推出“美在菏泽·2021菏泽经济社会发展巡礼”,聚焦2021菏泽市重要行业领域发展动态,并深入各县区,全方位展示2021年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现状。今天推出《守住老百姓的“粮袋子” 菏泽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周琛 周佳 菏泽报道

  仓廪实、天下安。粮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菏泽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力实现高产稳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2021年,菏泽市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105万亩,全市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全市累计已有855万亩高标准农田,位列山东省第一。

  “粮田”变“良田” 村民喜笑颜

  1月4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巨野县龙堌镇只见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道路四通八达,一条条笔直的灌溉沟渠已经成形。放眼望去,农田星罗棋布,田坎错落有致,沟渠相互连接,乡村良田美景尽收眼底。过去由于田块分散,道路和排灌设施落后,农户们种粮收益不高,如今经过高标准农田项目改造后,这些粮田成了种粮大户们抢手的“香饽饽”。

  “在有机井之前,浇地需要4-5个人同时劳作,凌晨4点多就要起来扯电线,下水泵,扯水管,一忙就是10多个小时,现在田头都有了机井,刷卡就能浇地,我自己一个人就能干,很方便。”巨野县龙堌镇安庄村的村民安学山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去年下了好几场大雨,多亏政府把我们的传统农田改成了高标准农田,有了排水沟,我根本不担心淹庄稼。”

  看着眼前的土地,安学山开心地说:“以前因为道路不通,种田的大型机械开不进田里,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现在政府免费为我们修建了沟渠和水泥路,收割机等下田作业方便得很,明年的大蒜、小麦等种植作物肯定是大丰收。”

  “高标准农田要求田成方、林成网,把田间道路完成硬化,现在水渠、沟桥、机井、铁塔都已经修建起来,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提高产量。”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韩继良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每个村民家里都会收到一张电卡,只需要把卡轻轻贴到机井的感应处,水流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每眼井灌溉面积在60-80亩,十分方便。

  建好高标准农田 为乡村振兴赋能

  农民群众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菏泽市以提品质、转方式、增效益为引领,以高站位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利用五个方面为重点,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855万亩,全市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到2025年累计建成987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有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22年,菏泽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行‘项目代管制’‘建管一体化’,强化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组织‘双优’示范创建和诚信缺失管理活动。同时要打造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示范区,每个县区至少要打造一处,在县域内实行差异化管理,每亩提资达到3000元以上,突出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吨粮田’示范基地。”菏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带动下,菏泽市的粮食生产释放出巨大的潜力,以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阔步向前。下一步,菏泽市将进一步做优现代农业产业,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粮食播种稳栽稳产,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

责编:马拉松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