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印发《德州市“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实施方案》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君 见习记者 伊国楠 德州报道

  近期,德州印发《德州市“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实施方案》,以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年轻人喜欢的城市为目标,制定了引凤、留凤、还凤、强凤、惠凤“五凤工程”,不断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双创环境竞争力、城市生态吸附力。

  目标到2024年,集聚大学生10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人,大学本科生4万人。

  一、实施“引凤”工程,提高大学生“来德率”

  1.实施“优才引进计划”。市、县(市、区)每年统筹不少于600个事业单位优质岗位,面向国内外高校院所定向招聘博士、硕士研究生。

  2.优化招录招聘工作。建立公务员报名容缺机制。简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审核程序,由用人单位在核准(备案)年度公开招聘方案内自主决定招聘时间和批次。

  3.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全市统筹不少于1000个事业编制建立“周转池”。建立人才共引共享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招聘博士、硕士研究生,支持校企互派优秀人才担任“科技副总”“客座教授”“创业导师”,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假日专家”工程薪酬补贴政策。

  4.“预引进”在校生。支持企业与毕业后有意来德工作的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重点高校院所本科生签订就学就业协议,给予资助。对毕业后到协议单位就业且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按照在校期间资助金额的50%给予企业补贴,每人最高3万元。

  5.支持实习实践。每年遴选发布不少于2000个优质实习实践岗位,3年内吸引不少于5000名在校大学生来德州市参加就业实习、实践锻炼和短期服务,按照每人每天6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6.鼓励到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引进急需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的,经县(市、区)人社部门批准,可采取面谈、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可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深入实施大学生“三支一扶”基层项目,加大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科生培养力度。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3年内为每个社区至少补充2名大学生。

  7.分片区组团招引。瞄准京津冀、西北、东北、省内等重点区域,分片区组建大学生招引专项小组,实行区域分包、划片管理,推动片区重点高校与德州市建立就业联盟。

  8.推动引才阵地前移。到2024年,在重点城市、高校院所布局建设200处以上“驻外青工委”和“青鸟驿站”。每年评选不超过20处“德州市优秀驻外青工委(青鸟驿站)”,每处给予1万元奖励。

  9.精准开展校园招聘。市级每年分产业、分行业组织用人单位赴高校开展“名校直通车”“百企校园行”等活动不少于10次,县(市、区)党政领导每年带队到高校宣讲政策、开展招聘不少于2次。对用人单位参加政府统一组织校园招聘团组的,免收摊位费。

  10.搭建引才活动平台。常态化举办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深入开展网上招聘活动,用好线上求职平台,全市每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0场次以上。

  11.依托专业组织引才。加强与海外留学生、优秀大学生等群体的联系,定期组织开展政策推介、项目合作、考察参观等活动。

  12.强化市场化引才。支持各级与知名人力资源机构等社会化、市场化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合作开展大学生引进服务整体外包。

  13.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开发更多岗位,吸引大学生来德就业,对上年度引进博士研究生2人以上,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人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0人以上的,给予企业负责人5万元奖励。

  二、实施“留凤”工程,提高大学生“留德率”

  14.建立校企合作育才机制。指导在德高校(含职业院校,下同)调整设置德州市主导产业急需紧缺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为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对签订2年以上办班协议、且该班次毕业生到办班企业就业率不低于60%的,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补助。

  15.建立毕业生有组织就业机制。依托各在德高校设立校园就业服务站,每年以城市之名举办在德高校大学生毕业典礼,发放留德就业政策“大礼包”,提供“一站式”留德就业服务。

  16.支持优秀毕业生留德。每年每家在德本科和专科(高职)院校评选10名优秀毕业生,可通过面谈、考察的方式优先引进到事业单位。

  17.建立留德就业岗位推荐机制。定期梳理企业大学生岗位需求清单,动态储备不少于5000个就业岗位。对有留德就业意愿的在德高校大学生,毕业年度内向其推荐不少于3个匹配岗位。

  三、实施“还凤”工程,提高大学生“回德率”

  18.精准对接德州籍在外大学生。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德州籍在外就业大学生信息库、德州生源在读大学生信息库,实行个性化、点对点联系服务。

  19.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对在市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德州籍或具有德州工作学习经历的优秀大学生,按照“分级负责、对等对口”原则予以回引安置。

  20.推行亲情引才奖励。对德州籍大学生回德州市企业和其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就业或创业的,按照博士研究生10000元、硕士研究生5000元、重点高校院所本科生3000元的标准,给予大学生家庭一次性奖励。

  四、实施“强凤”工程,提高大学生“支持率”

  21.扩大支持范围。将德州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的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引进的大学生,纳入市、县(市、区)大学生政策支持范围,参照企业标准执行。

  22.提升支持强度。对德州市企业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重点高校院所本科生,符合条件的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3500元、2000元生活补贴,补贴时限最长3年;其他本科学历大学生由所在县(市、区)每月给予不低于500元生活补贴。市、县(市、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聘)的博士研究生和重点高校院所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每月分别给予1500元、1000元、800元生活补贴,补贴时限最长3年。

  23.加强创业激励。对在德州市自主创办企业和其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重点高校院所本科生给予创业房租补贴,其中市中心城区(含德城区、陵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运河经济开发区,下同)每月最高1万元,其他县(市、区)每月最高5000元,补贴时限最长3年。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个人创业、合伙创业的,可分别申请最高20万元、60万元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首次领取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营业执照且正常经营满12个月的,可分别申请5000元、2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每次遴选不超过20个经营运行良好、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每个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

  24.强化科研激励。在市级重点人才工程、科技项目(成果)评选中,进一步提高青年人才入选比例。对新进站(基地)博士后,按其在站实际工作月数,每月给予5000元生活补贴,补贴时限最长24个月。新进站(基地)博士后完成开题报告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项目资助;在站(基地)博士后获批国家、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的,给予1:1配套支持。

  25.创新岗位管理。对事业单位博士研究生和急需紧缺高层次青年人才,首次聘用时可使用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总量和最高等级结构比例限制。对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青年人才,基层急需且本人自愿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的,可直接聘用到上一层专业技术岗位,相应岗位没有空缺的,使用特设岗位直接予以聘用,在乡镇工作累计满5年且考核合格的可按现聘岗位流动。

  26.开辟职称绿色通道。对经认定的D类及以上青年人才,可不受本人任职和年限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对事业单位引进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博士研究生可直接申请认定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工作满3年、本科生工作满1年,且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专业相一致的,可分别申请认定中级、初级职称。创新非公有制领域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直评办法,对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且从事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且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满5年,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且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满7年的,可直接申报中级职称,并结合实际开展高级职称直评。

  27.支持素质能力提升。对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在职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按照博士2万元、硕士1万元的标准报销学费。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对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等方式开展大学生技能提升的,给予企业每人每年最高6000元补贴,相关资金按规定渠道列支。

  五、实施“惠凤”工程,提高大学生“满意率”

  28.深化人才安居工程。建立“租售并举”人才住房制度,多渠道筹集产权型、租赁型人才住房,将优秀大学生优先作为配售配租对象。对经认定的A、B、C类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30万元安家补贴;对在德州市就业或创业的博士研究生,符合条件的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对在德州市企业和其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就业或创业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安家补贴。选取适合商务酒店开展人才公寓市场化供应试点,为柔性引进的青年人才、来德求职大学生、新入职大学生等提供短期住宿服务,按规定享受房费减免政策。

  29.办好人才“关键小事”。大学生凭户口本(或迁移证)、身份证、毕业证可在德州市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办理落户手续;无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的,可在市、县(市、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或乡镇、工业园区设立的“人才集体户”落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配偶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可按照“全市统筹、同级就近”原则对口安置;在学位允许条件下,子女可打破学区限制择校入(转)学。提升企业大学生就业生活补贴发放效率,由按季度发放优化为按月发放。设计开发“德才码”,推进大学生政策服务“一键匹配”“一码供给”。

  30.提供大学生专属服务。将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各级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范围,推行“党建+人才”模式,依托科技型企业、双创平台、人才公寓等人才聚集地,建设一批“人才党支部”,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推进“人才社区”党建,到2024年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处“青年会客厅”,支持各级组建博士俱乐部、大学生俱乐部。

  31.增强城市青春活力。策划一批凸显德州城市魅力的“网红美食”“网红景点”,利用新媒体加强推广,让更多大学生关注德州、选择德州、爱上德州、留在德州。

责编:蒋丽君
审签:赫 洋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