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中医医院:日夜坚守 他们在抗疫一线书写责任与担当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南祥伟 通讯员 赵文雯 菏泽报道
10月24日,菏泽市再次启用方舱隔离点,牡丹区中医医院接上级通知,被要求抽调5名医护人员与其他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成立市方舱隔离点工作专班。牡丹区中医医院闻令而动,立即选派了康复科王素娇、周嫣菡,发热门诊李盼芝,手术室季晓静,感染办陈儒前往菏泽市方舱隔离点执行任务。5名队员中,有的曾经参加过隔离点、核酸实验室工作,有的多次参加社区和校园核酸采样,都有着丰富的防疫抗疫经验。
抗疫一线的“领头羊”
她是母亲,是女儿,她是牡丹区中医医院在方舱隔离点的“老大姐”。她就是康复科主管康复治疗师王素娇。
进驻隔离点当天晚上,曾执行过隔离点任务的王素娇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领大家开展工作,登记信息、整理物资、优化工作流程……一直忙到凌晨两点钟。经过连续四日的不眠不休高强度的工作,隔离点的工作从忙乱到有序,上传下达逐步顺畅,她与同事们一起用“超长待机”,为隔离人员建起了“爱的驿站”。
10月27日,兄弟单位负责的25号舱的一名医护人员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舱内面临人手不够,工作开展困难的问题。王素娇得到消息后,在忙完自己舱内工作利用休息的间隙,自告奋勇来到25号舱协助维护舱内工作。
11月初,牡丹区中医医院负责的27号舱第三批市外隔离人员即将出舱,王素娇他们即将结束隔离点任务,但随着菏泽市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市方舱隔离点开始接受本地隔离人员。考虑到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王素娇和季晓静咬着牙继续发扬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带头接下了一个新舱。第三批市外隔离人员出舱当天,王素娇和同事们不仅要开展新舱工作,还要负责出舱人员转运工作。在密不透风的隔离服内,他们连续作战六小时,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紧张有序,高效完成了当日工作。第二天一早李盼芝和周嫣菡也主动接下了一个新舱,继续坚守在隔离点这个特殊“战场”,无惧感染病毒的潜在风险,真心服务被隔离的群众,以逆行姿态书写着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隔离点里的“大白妈妈”
舍小家为大家的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牵挂。她们大多数是家里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父母、培育子女的重任。刚刚入冬,恰逢供暖,王素娇的爱人因为供暖工作需要在单位值守,家里两个孩子由80岁的奶奶照顾着;李盼芝的孩子正值高三关键时刻,她特别想孩子,但她更清楚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样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季晓静,因为家中无人照料,只能将一个孩子送到奶奶家,另一个送到了姥姥家;周嫣菡孩子刚满两岁,爱人也执行任务不能回家,孩子正是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却只能在家跟着爷爷奶奶。
“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害怕家里担心,听见孩子的声音也会忍不住掉眼泪……看到这群无助的‘学生娃’,我们就忍不住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她们把亲情深藏,把爱分享,在被需要时奋不顾身,勇敢地面对严峻的疫情和超强的工作量,坚守在战“疫”最前线。
青春战疫 坚守隔离点的青年先锋
在这批支援隔离点的人员中,1996年出生的陈儒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他就曾多次参与抗击疫情的相关工作。接到工作安排,他简单地通知了家人,就到隔离点报到了。他说:“每次接到任务的时候,兴奋、紧张之余,还觉得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在战斗的考验中淬炼青春。”连续工作九天的陈儒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暂时回医院工作。治未病二科的90后职工李久智临危受命紧急入舱,在方舱隔离点他每天负责为医务工作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采集核酸,还要负责配备生活物资保障后勤供应以及转运无症状感染者。长时间的搬运物资让他的体能达到了极限,经常大汗淋漓,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李久智说:“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变得独立自主了不少。在大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开始学着冷静、理性地站出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疫情当前,在这特殊的时候,穿上这身白衣,就该守住这份责任。新的挑战即将来临,青春的力量将奋起迎战。
隔离点里双向奔赴的温暖
自10月24日晚进驻到市方舱隔离点,王素娇和同事们先后接纳了5批次隔离人员。在坚守隔离点20多天里,他们白天忙时常常忘记吃饭,夜间忙时常常忘记时间。舱内隔离人员被我们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所感染,越发明白“隔离,是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他人”的道理,纷纷自发手绘画卷赠送给医护人员,同时在微信群与医护人员互动表达感谢,互相加油鼓劲。
没人强调个人困难,没人计较个人得失,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一声令下,他们没有半点犹豫和懈怠,没有丝毫计较和推辞。他们既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又是勇敢的战士;既是柔弱的天使,又是可依靠的大山。山河必定无恙,人间必定安宁。一场疫情,也许我们吃了很多苦,但是我们有必胜的信念。感谢所有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亲爱的家乡所付出的一切,期待他们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