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乡村文化振兴落子乡村教育

··

  大众网记者 邹淼淼 通讯员 徐浩 淄博报道

  11月21日,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校长团队到淄博高新区第四小学考察学习。

  期间,校长团队观摩了四小优秀教师示范课、阳光活力课间操、学生社团文艺,听取了《单元统整,多课渐进——“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搭石成桥评价体系、少先队员阶梯式政治启蒙等工作汇报,并参观了解四小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第四小学校长庞雷以《看见 发展 成就每一个孩子》为主题,从学校理念、校园文化、教学改革、成果分享等方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全面介绍了第四小学的快速发展之路。

  据了解,此次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校长团队到淄博高新区第四小学考察学习乡村教育振兴工作,源自“马云乡村校长计划”。

  2023年3月,“2022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校长计划”名单揭晓,山东省有两人入选。其中,来自淄博高新区第四小学的校长庞雷成为全市首位入选的乡村学校校长。

  从教师到教研员,再到乡村学校校长,庞雷几乎历练了每一个教育岗位。2018年,庞雷调入高新区第四小学,担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彼时的第四小学,地处偏远,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垫底。庞雷认为,尽管学校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潜力无穷,并提出以学校特色文化促师生面貌提升、以课堂教学改革促教师专业成长、以家社校共育促学生素养提升的实施路径。

  5年来,汗水、艰辛、热情、奋斗成为全校师生的注解,学校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00多人次,开展省市区课题研究12项,发表论文56篇,20多人次被评为省市级优质课。如今第四小学已经进入全区优质学校行列,为乡村教育振兴工作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淄博高新区模式。

  毫无疑问,淄博高新区在打造“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上走出了一条立足自身,行之有效的新路。

  以第四小学为例,淄博高新区重视对乡村学校学生的文化供给,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乡村文化的可贵因素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让“软实力”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硬支撑”。

  如,第四小学在校园里专门开辟了一亩菜园,带领学生一起种植蔬菜等农作物,并以“石桥”为根,提炼“砺实”教育核心理念,用“厚德如石 通智若桥”的校训引领师生品德像磐石一样敦厚,鼓励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渊博、内外兼修的四小学子。

  深厚的乡土情意、乡土思维和丰富多样的授课内容,让乡村文化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滋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形成了乡村振兴中的精神坐标,以“小气场”推动形成“大气候”。

  在淄博高新区,乡村教育既“扎根”乡土文化,又“破土”乡土文化。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累计立项市级以上教研课题54项,立项率居全市第一。其中,国家级社科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走向优质的路径研究》实现山东省基础教育在国家最高级别课题零的突破;《乡村学校“五农融合式”育人模式十二年探索》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智力基础。但淄博高新区没有将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人为割裂,而是相互融通,大力提升教师水平,全力改善乡村教育基础服务。

  2023年,淄博高新区通过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教育人才127人;落实人才政策,引进齐鲁名师1人,返淄人才3人。2023年度教育系统教师交流轮岗140人次。推进高新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项目,累计开展72次线上培训、18次实地指导、7次异地研修,参训成员达3800余人次。2023年有3名中小学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4名教研员被评为省级兼职教研员,1人入围幼师之星省级前20强。

  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累计对1569名困难学生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00.2万元。全面落实午餐补贴民生工程,拨付资金225万元,惠及10所农村中小学的5905名学生。不断优化校车配置,标准校车增至53辆,增加定制公交助学专线18条,日接送学生5400人次,有效缓解了“上学远” “上学难”问题。

  正如庞雷所说,“从教30年,从农村到城区,又从城区回到农村,我感觉还是农村教育最适合我。”在淄博高新区,从不缺像庞雷这样走在乡村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在淄博高新区,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同一片教育晴空下茁壮成长;我们见证,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我们期待,所有孩子都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责编:田泽文
审签:李玉梅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