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踩“风火轮”、做家务、递火炬……各地自研的人形机器人都长什么样?有何看家本领?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从春晚舞台上的扭秧歌到街头漫步,再到工厂里的“打螺丝”……这些越来越“聪明”的人形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幻想。

技术人员在调试一部人形机器人(图源:新华社)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北京市提出将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20个未来产业,并提出将创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广东、四川、山西等省份也提出,大力发展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那么,各地自研的人形机器人都长什么样?各自的看家本领又是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杭州宇树科技:春晚扭秧歌

  在蛇年春晚舞台上,一款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成为当晚“人气王”之一。这款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2023年首次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露脸”,在工程师的调教下学会了跑、跳甚至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公开资料显示,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最初是以机器狗起家,也是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最早实现行业落地的公司。

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图源:央视新闻)

  据了解,该机器人型号为Unitree H1,关键尺寸为(1520+285)/570/220mm,大腿和小腿长度400mm×2,手臂总长度338mm×2;关节单元极限扭矩:膝关节约360N・m、髋关节约220N・m、踝关节约45N・m、手臂关节约75N・m;行走速度大于1.5m/s,潜在运动能力>5m/s;内置15Ah电池,最大电压67.2V。

  此外,宇树的另一款人形机器人G1同样广受关注。这款人形机器人自2024年5月诞生就一直在升级中展示花活,每一次都能霸占全球社交媒体的镜头:它会做饭煎蛋,会徒手砸核桃,会一掌劈开瓶装可乐瓶,举手投足之间,简直就跟人一样。

  就在不久前,宇树公布了人形机器人G1的最新版本,行走、跑步的步态上明显升级,在大街、铁轨、石块地面上畅行无阻,在斜坡上还能保持平衡状态下进行侧跑,被网友称赞为“地表最强机器人”。

  武汉“楚宝三兄弟”:踩着“风火轮”越过障碍物

  2月5日,湖北省举办“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10款由湖北顶尖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

“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图源:极目新闻)

  当天的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上,光谷华汇首席科学家黄强教授携楚宝1号、2号、3号一同亮相。“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身高1.6m,体重60kg,具备走、跑、跳、摔倒爬起等功能。黄强教授介绍,楚宝1号、2号、3号也各有特长。楚宝1号可以稳健地行走和奔跑,也可以实现向后奔跑。

  楚宝2号则展示了摔倒爬起的本领,只见工作人员将体重65公斤的楚宝2号推倒,不一会儿楚宝2号很快调整姿势爬起来,爬起来后还能继续行走。

  楚宝3号则踩着“风火轮”快速入场,行进时可以下蹲,它还现场表演了2轮变4轮,通过障碍物,随后还恢复成2轮直立状态。

  研发团队负责人黄强教授介绍,“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未来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种作业,如边防巡逻、消防救灾等领域,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下一步,团队将针对应用场景开展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升级工作,如在消防救援、边境巡逻以及电力巡检等领域的应用,希望在未来2到3年内投入使用。

  上海智元机器人:家务好帮手

  上海市张江机器人谷聚集了多家机器人行业的知名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的智元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智元机器人已完成多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70亿元人民币。

机器人正在倒水(图源:浦东观察)

  在上海市智元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的厨房场景中,一名数据采集员手持操作手柄指挥着机器人用一只手在调料架上拿起鸡精调料瓶,另一只手轻轻打开调料瓶盖子,小心翼翼地捏起瓶内的小勺,将鸡精撒入锅中。之后,机器人将调料勺放回调料瓶,盖上盖子,将调料瓶放回调料架。这样,一条接近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数据采集才算完成。

  在4000平方米的智元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搭建出家居、餐厅、工业、商超、办公五大类场景,包含超过两百个细分场景的任务。在这些场景中,数百名数据采集员通过头戴VR眼镜、手持操作手柄指挥着机器人进行各种动作。比如,家居场景依据真实住宅进行布局,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可以实现机器人整理物品、收拾碗筷、打扫房间等。在奶茶店场景下,采集机器人奶茶制作、送餐、收拾桌子等过程。

  该数据采集中心每天可以产出数万条机器人真机数据和仿真环境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于训练大模型,让人形机器人学习并掌握这些技能。智元机器人的通用具身机器人已实现量产,在该公司的工厂,一排排机器人正在组装、下线,目前的年产能达到数千台。

  智元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表示,人形机器人走向家用市场大约需要5年时间,而价格可能在5万元这一级别。

  深圳“夸父”机器人:参加亚冬会火炬接力

  2月3日,在-20℃的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总部位于深圳龙华的企业乐聚生产的“夸父”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与火炬手进行挥手、击掌互动,为亚冬会加油助威。

火炬传递者与机器人击掌(图源:央视新闻)

  据了解,今年1月,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就亮相亚冬会测试赛现场,“夸父”接入了哈工大赛尔实验室自研的“活字”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实时感知、决策、交互的能力,可为观众提供亚冬会知识讲解及引导服务,助力赛事服务智能化升级。

  此外,本次亚冬会官方合作的唯一人形机器人IP“铝镁侠III”,也是以乐聚Aelos机器人为本体的,其胸前盖板材料,更是利用铝镁合金废料重铸而成。

  据悉,乐聚“夸父”机器人是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深开鸿基于开源鸿蒙研发的KaihongOS,采用全栈开源设计,运动控制器全面开源,可接入轨迹规划、反馈控制、状态估计等模块,步态算法全面适配沙地、草地、障碍等地形,并支持20cm跳跃高度,可实现人形机器人多场景智联应用。感知方面,该机器人可搭载多种开鸿传感器,配有深度摄像头,还可搭配多种末端配件二次开发,并对接主流大模型。

  在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等专业媒体评出的“2024年人形机器人10大创新产品”中,乐聚“夸父”作为创新产品之一,与杭州宇树科技机器人一并入选。目前,“夸父”已在工业制造、展厅导览、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展现了稳定的批量化落地能力。

机器人正在熨衣服(图源:浦东观察)

  在展厅担任讲解员、在工厂担任车辆质检员、使用空气炸锅炸薯条、制作沙拉汉堡、冲泡咖啡、叠衣服……在中国,人形机器人已逐渐在多元场景展开应用,为日后走入日常生活打下基础。

  “积极的政策支持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一定会迎来大发展。”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杜兰说,人形机器人是未来5到10年科技硬件产品最大的机会之一,但相关产品的真正落地,还需要寻找市场化的突破口,实现应用和研发的循环。

  极目新闻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潮新闻、浦东观察、深圳特区报等

  

责编:马婉莹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