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联播》单条报道滨州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滨州之声11月21日讯:

《山东新闻联播》单条报道滨州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电台记者裴成龙采制的录音报道《滨州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1月21日在《山东新闻联播》播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栏目曲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滨州白茅岭,通过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将万亩盐碱地变成了水稻良田,粮食喜获丰收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请听山东台党培哲、滨州台裴成龙的报道:

  【白茅岭这个地方为什么叫白茅岭呢?一片涝洼盐碱地,很多地方连芦苇都不长,来到春天一刮风是一片白茫茫,刮得人都睁不开眼……】

  提起以前的白茅岭,附近村民侯国泉有说不完的话。白茅岭位于滨州市滨城、沾化、利津三县区交界处,地势低洼,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可就在今年秋收时,这里的万亩水稻喜获丰收,经评定三个品种均达到一级稻标准。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水稻种植技术总监许景琛:

  【今年咱们这个品种亩产1100斤左右,效益的话现在咱这个品种每亩地大概能卖到两千六七百块钱。】 从2020年开始,中裕公司流转了白茅岭的一万亩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引黄河水沙直接入田,原水灌溉,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用自有17个养殖场产生的沼液肥田,增加有机质;同时建立沟渠网,实现雨水再利用。

  【特别是在优良水稻品种的选择上,我们重点是跟山东农科院、天津水稻研究所,共同研究选择了“金稻919”和“津原U99”这两个优良品种。】

  随着土壤的改良和水稻的种植,粮食喜获丰收的同时,这里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苍鹭、白鹭、中华攀雀等鸟类在稻田中飞来飞去,呈现出“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丽画面。山东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士永:

  【据我了解,我们环渤海地区未利用的盐碱荒地超过800万亩,如果单靠一家一户来进行开发难度非常大,但是如果我们通过集团公司,利用公司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装备优势,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开发,开发和利用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

  

责编:李金宗
审签:李丽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