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老济南泉水茶馆
··
俗话说茶好,不如水好。水好,茶便好,不好也好。唐人陆羽“茶经”里说冲茶,需要活水,泉水最佳。河水次之,井水又次之。
早年间广州有名的陶陶居茶馆泡茶,是雇人从九龙山上拉泉水。杭州西湖的茶馆是从虎跑泉担来泉水泡龙井。北京的王府井的八旗爷们爱喝“香片”是用玉泉山的御用水冲泡。古人饮茶的极致是:“蒙山顶上茶,扬子江心水。”据说江心有个“中冷泉”。明朝冯梦龙“三言二拍”里有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说的这则玄妙茶话。可现在“这蒙山顶上茶”还好说。长江下游的“扬子江心水”就不好说了。虽然长江水是活的,但这“江心水”不仅不易得,而且也饱受污染,用来泡茶已未最佳。济南泉水甲天下。因此;你若能用泉城七十二泉那鲜活.清澈.甘甜的泉水来泡茶也可称极致境界了。
过去济南有一条小街就以茶命名,叫“茶巷”旧茶巷紧邻全省秀才们考举人的“贡院”不仅是明清两代为数众多的应考秀才们品茶聊天.互通声息之地,也是当时全省有名的茶叶批发市场。而济南各种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档次有别、叫法也不仅相同。一等的称为茶园,次之叫茶社,再次叫茶棚:而将最次的也最普及的呼做“茶馆”,其实是“茶水炉”。有茶有坐.露天搭建.较为简陋的茶馆,济南人呼坐:“茶棚”,多居泉边河畔.树间空地,靠泉近水之处。
早先大明湖畔有一家下棋人常去的茶馆叫“曲水亭茶社”这家茶馆从大清.民国一直开到20世纪50年代比老舍笔下的北京“茶馆”寿命还长。
“老残游记”里黑妞唱梨花打鼓的那家晚清茶园“明湖居”。民国之后茶园多集中在繁华的商埠区,如新市场的“广瑜茶园”大观园的“共和厅”茶园等……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具兴,济南的老茶馆却并为重新振兴,而是由此渐次衰落,终于消声灭迹了。
代之而起的,“茶吧”,“红茶坊”,“名泉”,“咔啡语茶”。
但不管怎么说济南传统的老茶馆消失了,痛心疾首者何?依依念恋者何?就是老茶馆那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氛围和情调了。
城如此;这品茶的极致妙镜自会在某年某月的日子里再泉边,柳阴下的泉城重现。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