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房”里长大的长果桑,每斤68元,一年熟果3次
··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棚外寒气逼人,棚内宛如初夏。
连日来,莱西市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的桑果大棚,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采摘者。当这边的游客采摘长果桑吃得不亦乐乎时,那边的工作人员也忙着采摘桑果,送往当地高端超市出售。
从8年前的试种到如今盛果,这种北方少有,整个冬天在“空调房”里长大的长果桑,如今卖到了68元/斤。
“果桑贵族”北方安家8年前的2017年,莱西市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的蔬菜和水果种类还相对单一。
“当时我们在外地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与普通品种不一样的果桑。”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农业观光园总经理赵新德说,普通果桑仅有两三厘米,而当时他们眼前的这种独特的果桑却长达十多厘米。
显然,长达十多厘米是“果桑贵族”。
这种果桑贵族早前主要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种植,但北方的莱西能不能种植,果桑产量如何,当时的山后人家还拿不准。于是,就稍稍引进了一批到莱西试种。
对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而言,引进贵族果桑的目的是求产量和效益。但与早前北方田间种植的果桑不同,这种“根在南方”的果桑,一年结果3次,若要让其也在北方结果3次,显然得把它们请进大棚房。
首批种植在大棚房的长果桑基于适合的温度、湿度以及精心施肥、浇灌,未让种植人员失望。果桑次年就结出了3茬果实。
住“空调房”,一年熟果3次看着长达十多厘米的果实,当时的山后人家觉得,这种原本生于南方的长果桑可以在北方的莱西安家,于是大面积进行了引进种植。
“当时总共种植了3亩地,两个冬暖大棚,”赵新德说,这些大面积引进的果桑,他们精心呵护。
半岛全媒体记者在现场发现,山后人家的冬暖大棚与常规大棚不同,每个大棚可自动控温。当大棚内温偏低时,大棚自控系统会关闭棚顶;当大棚内温过高时,自控系统会自动打开棚顶。
从起初试种到大面积引种,山后人家安家的果桑贵族初具规模,越来越壮的桑树到了盛果期。
“每年2月份,室外仍寒气逼人时,我们的首季果桑就成熟了。”赵新德说,桑树全年不喷农药,首季果桑产量最高的,两个大棚300多棵树,可结2000多斤果桑。
首季果桑采摘完毕,随着气温的升高,300多棵果桑将不再依赖大棚生长。此时的桑树完全依赖北方的自然环境生长。
“每年的7月份和9月份各成熟一次果桑。”赵新德说,“这两次果桑的与大棚内的首季果桑相比,产量低,每次仅收获500多斤果实。”
每斤卖到68元眼下,当棚外寒气逼人时,棚内却宛如初夏。 进入2月中旬以来,赵新德和综合体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果桑大棚内忙碌着。
采摘果桑的孩子(资料照片)
“每天都有前来采摘果桑的游客,双休日更多。”赵新德说,“这个季节,游客和孩子们就图尝个新鲜。”
记者采访时,赵新德的手机时不时响起来,而拨打他手机准备前来尝鲜的,有旅游团体,有家庭,还有一些团建单位。
采摘果桑的游客(资料照片)
赵新德摘了几个果桑,放在桑叶上说,这些果桑大概8~12厘米,最长的可达十七八厘米,因果桑富含多种维生素,随着春季头茬果桑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如今前来采摘的不光有莱西市民,即墨、平度、青岛市区和烟台市的市民都赶来了。
除了采摘,综合体还将部分果桑送到了莱西市区的一些高端水果超市,每斤更是卖到了68元。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