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这届年轻人恐被误解

··

  寺庙,作为古代文化艺术的聚集地,且多建于风景区,往往是不少游客的选择。尤其是近期,春回大地之际,全国各地知名寺庙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北京雍和宫限流、杭州灵隐寺手串限购、西安广仁寺排队一公里、南京鸡鸣寺排队半小时才能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其中90后、00后占比近50%。因此网上出现这样的调侃:在上班和上进之间,这届年轻人选择了上香?

  事实并非如此。

  寻求平静、倾泄压力,他们“拜”得明明白白

  求学、升职、婚姻……如今,不管是已经上班还是继续求学的年轻人,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难免焦虑不安。因此,不少年轻人在旅游出行地中增加了寺庙这一选项,上香、买法物、虔诚许愿。对他们来说,选择寺庙,只是要找个倾泻压力的出口,获取内心的平静,收拾好心情再去“俗世”中努力拼搏。

      寺庙旅游开始在年轻人中走红,是因为他们具有互联网社交习惯——逛完寺庙,他们会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把这一过程记录下来、推荐出去,出一个攻略、上几张图,经过互联网的发酵,寺庙就成了这届年轻人的“实体锦鲤”。手串怎么买,路线怎么定,哪里拍照好看……年轻人的互联网思维会把他们遇到的一切进行梳理、分享,引发话题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去体验。

  不少年轻人表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会感觉一半是内卷一半在内耗,身边缺少参考模式,而生活中的失控感和时代的随机性却不断在加重。在如此湍急的河流中,还总要去试图捞住点什么。与其说年轻人去寺庙是依靠“玄学”、开始“信命”,不如说年轻人把寺庙当成缓释焦虑的地方,把“拜拜”视为一种安慰剂——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下,我们内心都想通过努力和奋斗,获取一个“上上签”。正如一位网友说的:“一般去寺庙都花不了什么钱,进门有免费的三炷清香,去殿里拜拜就可以,也不是真的信这个,感觉就是到了这个阶段,拜一拜求一求,图个心里安慰。”

  不定期“发疯”,也会想办法自愈

  “躺平”“摆烂”,似乎已成为这届年轻人挥之不去的影子。网红主播董宇辉谈年轻人自嘲“躺平摆烂”时说,“摆烂”的都不愿意“躺平”,真正摆烂的人是不会说的,早就逃了。相信这是更加符合大部分年轻人的真实状态:他们没有摆烂,只是会不定期“发疯”,追随潮流,在这其中想办法治愈自己,实现自洽、自足。如果去寺庙烧烧香,拜拜佛,清空一下内心的压力,治愈自己,这样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压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彷徨,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不要丢掉年轻人的勇敢,相信光、追随光、成为光。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明明 撰写)

  

责编:马洪震
审签:冯世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