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德州|守护黄河安澜的“守闸人”—德州最美职工李照民
··
编者按:德州,鲁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黄河与大运河在这里“牵手”,京津冀、环渤海等四大经济区在这里交汇。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大禹,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晏婴;从汉代大儒董仲舒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众多先贤在这里留下足迹,也将“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注入了德州人的灵魂。在德州,有很多人始终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危济困、自强不息的善心义举,给这座城市带来最长情的抚慰与心安。2月10日起,大众网德州频道改版推出《点赞德州》栏目,大众网记者将深入德州的大街小巷,去发现、记录我们身边的凡人善举、小城大爱,展现这座“大德之州”的魅力与风采。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张振楠 德州报道
8月25日,德州市委宣传部举办“致敬奋斗者-2023年德州最美人物”系列主题记者见面会——“最美职工”专场。最美职工代表,来自德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潘庄引黄闸管理所的李照民出席见面会,与记者面对面交流。
李照民来自德州黄河河务局供水局潘庄闸管所,1992年参加工作,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黄二代”,32年来,他先后在齐河修防处维修船舶厂、施工工地、管理段、闸管所等基层一线单位工作。从一名治黄新兵到抢险技能专家,从一心扑在业务工作上的普通职工到协调地方关系的段所负责人,工作地点和角色不断转变,但不变的是守护黄河的初心和使命。
见面会上,李照民分享了对自己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经历。“我是92年就从事黄河工作了,那时候一线的生活环境还是很艰苦的,我们几十个人就住在黄河大坝上的一个院子里,同吃同住同行。那时候没有节假日,现在想起来虽然条件艰苦,但也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时候的职工真的是以段为家,我们的一个老段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年得有350天都是在段上度过的,基本是年年不休假,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到现在还在激励着我。”谈及黄河的工作特点,李照民说道,越是下雨,越是严寒就越要往外面跑。因为下大雨时可能会冲毁堤防工程,造成险工坦石塌陷,需要及时收集破坏数据上报,并第一时间对工程进行恢复;寒冬到来时,温度下降黄河河道淌凌容易形成卡冰,严重时会封河,形成凌汛。有一年,下了三十多公分厚的雪,李照民和一位老职工一早步行近十余里去看凌情,因为那个滩区比较大,又没有路,北风呼呼的刮着,回来时方圆几公里全是白雪皑皑,只留下了两趟脚印,那种刺骨的冷现在还深深地印在李照民的心里。
防凌防汛,风里来、雨里去,年年如此。在李照民心中,始终坚持守护黄河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理念。
李照民从小生长在黄河岸边,父亲是老一辈的黄河职工。父亲对黄河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李照民。进入黄河系统后,李照民在船舶厂从事过焊接工作,在工地做过技术员、项目经理,在管理段干过维修养护、工程管理等等。从一名普通职工到段长助理、副段长再到段长、所长,每个新的工作岗位、李照民都严格要求自己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面对困难和问题,李照民也是迎难而上,坚持干中学、学中干,脑子里只有脚踏实地、干好工作,所以,在一线一待就是三十年。“有时候也想过回机关,离家近点,但是,转头一想,总得有人在这里坚守,我经验多点,开展工作方便,就这么一直坚持下来了。”李照民说道。
潜心笃志、勠力躬行。李照民扎根治黄一线三十年,不断见证着黄河沿岸的历史性变化,见证着德州治黄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以不为名利的品行和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在前进中注入坚定信念,在坚守中倾入满腔热情,守卫着黄河的岁岁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