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列山东省重点!这个项目对青岛有多重要?

··

  大众网记者 李文静 青岛报道

  沉寂许久的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在今年迎来新一轮爆发。

  1月10日,山东省政府公布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青岛共有43个项目入围,其中包括5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项目。随后发布的青岛市2025年重点建设类项目名单,根据“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匹配460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13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

  梳理两份名单,其中有一个项目格外吸睛——奇瑞KD件生产车间建设项目。一方面,这个项目潜力十足,建成后可实现10万件KD配件的生产和发运,助力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2025年产能提升50%以上;另一方面,项目与青岛的发展优势以及产业目标高度契合。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让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能够“逆天改命”的项目。复盘这一项目从引进到落地的全过程,以青岛城投为代表的青岛国资,所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

  “投资一家链主企业,培育一支产业基金,建设一个专业园区,聚集一个产业集群”这是青岛城投集团服务产业的产投融合新思路,按照这一打法,该集团正在探索搭建政企合作模式和联合招商机制,积极引导战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提升产业园区资源获取和专业化运作能力,以产业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而这种国资平台积极匹配城市战略的探索,如今也在深层次赋能青岛“10+1”产业体系的起势。

KD项目效果图

  对于志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有一番作为的青岛而言,奇瑞KD件生产车间建设项目至关重要。

  去年5月,《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其中提到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不难看出,“商用车”和“出口”是青岛本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对此,也有观点认为,青岛之所以关注这两个领域,明显有着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意图,而这也是“此轮行动计划最值得关注之处”。

  特别要说一下“出口”。对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青岛而言,本身就有青岛港这样一个北方港口枢纽,再加上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加持,推动汽车出海确实具备优势。

  而此次在《行动计划》中,围绕“出口”也专门提到要扩大出口规模。其中,除了针对整车出口做出相关部署,还专门提到要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出口便利优势,推动KD(散件组装)模式出口,打造标准化KD集成加工中心。

  所谓KD出口,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自家生产的汽车散件,拿到国外去组装。相较于整车出口,KD出口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享受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与关税优惠,同时解决当地的就业,带动当地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眼下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加之出口市场的贸易壁垒,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徒增不确定性,而通过KD出口,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相关风险。

  而此番在青岛布局KD车间的奇瑞,其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中国“出海一哥”。

  2024年,奇瑞出口超114万辆,同比增长21.4%,创下中国车企出口新纪录,并已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此前,奇瑞集团“掌舵人”尹同跃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选择青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便利的港口条件,并直言这“为奇瑞加速国际化出口,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因此,有场景的青岛与有基础的奇瑞合作,称得上是“强强联合”。作为青岛市首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2021年,青岛城投集团与即墨区政府联合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共同出资191亿元完成对奇瑞的增资扩股,助力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落地。

  近年来,奇瑞汽车产销量稳中向好,2024年青岛基地整车产量16.5万辆,产值突破180亿元。

  对于青岛城投集团来说,产业龙头已经成型,产业集群的培育却刚刚开始,2024年开始,他们和奇瑞方面又把合作链条延伸到了KD出口业务,计划扩建原有冲压车间并新建KD车间。在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的指导下,青岛城投下属国际集团积极担当作为、助力奇瑞公司加快产能爬坡,快速推进奇瑞冲压车间扩建和新建KD车间项目落地开工。

  具体来看奇瑞KD件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由青岛城投国际集团参与投资建设,位于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内部东侧,主要由冲压生产区扩建和KD车间组成,总建筑面积约3.5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5亿元,项目达产后,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年产值预计将达325亿元、利税42亿元。

  自项目开工以来,城投国际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在项目建设中整合各方资源,协调解决图纸制约、采购加工周期短、资源整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协同政府部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3月完成项目立项;6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以“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克服连续雨季、冬季低温等诸多困难;10月,KD车间完成主体建设,冲压车间完成特构基础施工;11月KD车间具备使用条件,冲压车间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25年1月冲压车间具备设备进场条件;计划2025年6月完成全部车间建设;年底前计划项目全部完工。

  项目作为青岛市重点项目,是对奇瑞超级工厂提升产能、开展KD出口业务的有力补充和保障。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正在准备设备安装,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将助力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2025年产能提升50%以上,进一步推动青岛汽车产业生态发展,深度赋能青岛汽车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青岛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明确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要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背景下,奇瑞KD车间项目的落地,有望助力青岛巩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发展优势。

  未来随着奇瑞KD车间项目投产,还有望助推青岛外贸规模冲击万亿大关。

  2024年,青岛进出口达9076.7亿元,在出口方面更是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具体到细分领域中,青岛在汽车零配件方面完成出口242.5亿元,增长4.7%。

  公开资料显示,奇瑞KD车间项目建成后可满足20万台整车以及10万件KD配件的生产和发运,对于青岛而言,这是一个足够可观的生产规模,将有望带动青岛外贸出口规模继续提升。

 (KD冲压扩建车间施工)

   

  众所周知,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青岛而言,如能在出口方面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会对其实现“位次前移”的目标带来助益。

  此外,透过奇瑞KD车间项目的落地,也可以看到青岛招商引资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更加注重对于细分领域优质项目的引进。

  为此,青岛也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为项目落地搭建平台载体。而复盘奇瑞相关项目从前期引进到最终落地的始末,以青岛城投为代表的青岛国资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培育产业链,龙头是关键。青岛城投集团找准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精准定位到行业内技术领先、市场份额高且具有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奇瑞进行投资。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青岛城投以完成奇瑞增资扩股为契机,成功引入总投资逾230亿元的奇瑞汽车青岛基地项目落地。集团通过战略入股,获得该企业的部分股权,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在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借助其行业影响力,综合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资源等因素,围绕龙头企业,就近布局城鑫与KD两大产业载体。其中,投资建设的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已于2024年9月全部建设完成。

  据了解,按照规划、建设、配套、招商、运营“五个统一”原则,青岛城投旗下国际集团积极推进项目招商与建设两手抓,围绕奇瑞集团、一汽解放、一汽大众等头部企业,不断吸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项目园区。

KD项目航拍照片

  截至目前,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已成功引进成飞瑞鹄、高普、佛吉亚、力邦合信等16家配套企业落地并投产,涵盖汽车车身、内饰、座椅、天窗等。

  通过以园聚链,就近采购,零部件的采购周期大幅缩短,提升了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不仅降低采购成本,而且有力助推了产量爬坡,让奇瑞等龙头车企走向“链”上提速的快车道。

  去年前10个月,青岛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累计增幅达28.7%,为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提升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

  而奇瑞超级工厂KD车间项目也在全速推进。春节前夕,冲压车间扩建和新建KD车间项目已完成主体及屋面施工;新春开工第一天,项目管理人员全部到岗,积极组织各施工班组复工复产。建成后,将助力奇瑞青岛乘用车基地2025年产能提升50%以上。

  雁阵排布,精准出击。青岛城投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政府利用行政资源,为招商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审批绿色通道等服务;青岛城投则凭借市场资源和投资经验,负责项目对接、投资评估等工作。通过联合招商,有效提升产业园区的资源获取和专业化运作能力,推动KD项目相关产业在青岛蓬勃发展。

KD项目航拍照片

  引一个龙头,搭一支基金,聚一个行业,强一个产业。从资金支持、园区孕育,到资源整合、产业推动,青岛城投与奇瑞的这种深度合作模式,必将进一步完善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生产的完整汽车产业链,是青岛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链“强筋壮骨”,以产业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大胆尝试,是国有资本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又一体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起势,也将演绎一段地方国资平台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的佳话。

  

责编:吴小丽
审签:李佳宁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