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狂赞的“地球最聪明AI”,背后竟有1/3华人团队撑腰!
··
2月18日,被马斯克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Grok 3推理模型亮相。在benchmark测试中,Grok-3在数学、科学逻辑推理、代码写作方面,取得了比Gemini-2 pro、GPT-4o以及DeepSeek-V3更优的效果。

但真正占据舞台C位的却是两位华人科学家——吴宇怀(Yuhuai Wu)与Jimmy Ba。在这场技术盛宴中,马斯克罕见地站在旁边,被业内人士调侃为“点头机器”,而华裔团队的光芒则成为焦点。
华人占xAI创始团队三分之一
还包括一名杭州95后学霸

吴宇怀
据了解,坐在左三的Tony,本名Yuhuai Wu(吴宇怀),95后,建德人,为xAI的联合创始人。初中就读于杭州建兰中学,随后转到加拿大读高中,2021年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机器学习专业,博士期间曾在 Deepmind和 OpenAI实习,同时也在斯坦福做博士后研究。此前,其还曾就职于谷歌的研发小组N2Formal,致力于做AI数学家。

吴宇怀在杭州建兰中学

Jimmy Ba
坐在左二的是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Jimmy Ba,师从“AI教父”Geoffrey Hinton,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同时他也是吴宇怀的老师。研究兴趣集中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效学习算法的开发。2016年,Jimmy Ba获得了Facebook机器学习研究生奖学金;2023年2月,荣获斯隆研究奖。

2023年7月,马斯克宣布xAI成立,以一句“理解宇宙的真正本质”正式加入全球AGI的竞争。在当时首发亮相的12 位初始成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土生土长的华人科学家,算上吴宇怀和Jimmy Ba,共有5张华人面孔。

杨格
据公开报道显示,xAI的联合创始人杨格(Greg Yang)出生于湖南,初中开始前往美国学习,本科和硕士学位都在哈佛大学数学系攻读,2018 年还曾获得本科生数学领域最高荣誉 Morgan Prize。他曾任微软雷蒙德研究院的研究员,此前参与过微软与OpenAI 在大模型上的合作。

当时,xAI官宣后,杨格还迅速发布推文称,数学与AI天然相融,“Math for AI and AI for math!”
另外两位华人成员张国栋和戴子航,都是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后前往美国深造。

张国栋
张国栋(Guodong Zhang)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就读于多伦多大学,曾获 2022 年苹果博士奖学金,导师是 Roger Grosse。当前的研究兴趣是开发智能机器,以高效、持续地从数据和实验中学习,并对决策进行自主推理。2022年毕业后,他加入了DeepMind。

戴子航
戴子航(Zihang Dai)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20年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之后加入了谷歌任研究员。此外,戴子航还在网易以及百度(美区)实习过。
AI改变人类社会
越来越多华人成为AI圈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华人一直在全球AI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

2024年中,OpenAI发布GPT-4o后,GPT-4o关键团队成员就被解析。据报道,17位团队成员中,有6人是华人,本科分别来自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等。
2023年5月,IEEE IS评选出“人工智能十大新星”,就有9位华人获奖!

李博
其中,李博博士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曾获IJCAI计算机和思想奖、阿尔弗雷德·斯隆研究奖学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职业生涯奖等;刘同亮博士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讲师,同时也是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机器学习系客座副教授,于悉尼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聂礼强博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及教授,主要致力于多媒体内容分析和搜索。
现如今,随着全球AI竞争迈入白热化时期,人才竞争也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据《全球AI人才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在美国的机构中,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基于本科学位)占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前20%)的75%,在各自比例中,二者平分秋色。
除了以上几位,还有许多其他华人科学家和研究者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出色,成为了人工智能界的新生力量。华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贡献,不仅展现了他们的科研实力,也彰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和实力。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
(大众新闻编辑 吕继萌 整合 策划 李萌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