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区域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值评价实践

··

  教育改革愈是进入深水区,愈要重视高质量内涵发展,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也就愈发凸显。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增值评价作为重视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形成性评价,其所倡导的“为了发展而评价、借助评价促发展”的理念满足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诉求。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于2020年启动初中生综合素养增值评价项目,选取市域内教育质量相对均质的两个区县——长清区和南部山区,分别在初一入学、初一期末、初二期末以及中考四个时间节点对两区2020年秋季入学的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状况进行为期三年的增值评价。秉持着评价育人的基本理念,以健全评价长效培训机制、“市—县(区)—校”三级评价管理机制、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实施机制以及多主体参与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为抓手,形成了本土化的增值评价实践模式,赋予了薄弱学校发展动力,激发了区域学校办学活力,彰显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济南特色。

  锚定评价育人理念,建立评价长效培训机制。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扭转学校和教师不科学的教育评价理念,树立评价育人导向,是充分发挥增值评价“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背景比努力”优势的必要前提。采用“分主题、分主体”的方式,搭建增值评价交流平台,在评价实施的不同阶段开展系列培训、典型案例分享活动10余场。一是明确开展增值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二是引导学校及教师正确理解增值评价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客观、理性看待增值评价的优势与局限,将增值评价与多元评价方式结合使用,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三是不忽视增值评价的“证明”功能,但更强调增值评价的“改进”价值。通过优化、简化增值评价数据,指导学校及教师正确理解数据、准确运用数据,将改进教学与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校及教师。

  关注师生协同增值,健全三级评价管理机制。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变化,通过健全“市—县(区)—校”三级评价管理机制,明确各层级、各利益主体的分工与职责,以“市级引领—县(区)统筹—学校研究—教师运用”的思路,一方面加强增值评价组织实施的严谨性与连贯性,另一方面开展由不同主体主导的评价结果运用实践与探索,使增值评价实现从侧重学校、教师管理转向侧重师生共同发展,致力于教师教学胜任力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增值评价实施机制。第一,构建增值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等文件,结合区域教育发展需求与实际,构建了增值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层面包含办学方向、课程教学、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四个维度9个指标;学生层面涵盖人口学基本信息、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健康状况、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学业发展水平六个维度31个指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增值状况,还关注德体美劳四育的增值状况。第二,研制科学的增值评价工具。一是校长及学生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成熟量表和自编问卷构成;二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研制学业发展水平测试工具,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学、物理、化学、音乐、体育和美术。对评价工具进行预测试,通过测量学信效度指标测试后投入使用。第三,在评价实施阶段,严格按照标准化考场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纸笔作答,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性。第四,严格数据分析过程。运用MLWin、SPSS等分析软件,采用多水平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学生综合素养增值状况,剔除学生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生师比、班额等显著影响增值结果的因素,计算学生当学年同比上学年的进步(或退步)幅度。此外,根据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设计评价观察量表、师生访谈提纲,就某一主题或问题开展质性研究,全面、动态、真实、客观地呈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增值发展状况,为学校教育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提供可参考路径,赋予增值评价以人文关怀与教育温度。

  发挥评价改进功能,完善结果反馈运用机制。评价报告发布与解读、结果运用指导与督促、典型经验提炼与推广三位一体,使增值评价能够真正立足问题并讨论问题,关注过程并干预过程,导向改进并促进改进。一是重视评价报告的宣传、发布与解读。以“整体化发布,个性化解读”的思路,先后公布济南市长清区和南部山区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增值评价系列报告10余份。“整体化发布”是指本着扭转区域比较、学校排名的思维定式,公布区域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的整体状况,使各学校了解区域整体发展态势。“个性化解读”是指一方面针对不同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校本性的评价报告解读;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与终结性评价结果相结合,面向不同主体开展主题性、学科性的评价数据分析,使各学校、各学科明确自身发展优势与劣势,确定改进与发展目标。二是关注评价结果运用的跟进、指导与督促,避免评价报告被束之高阁。通过梳理、优化、简化评价数据,使历年增值评价数据成体系、易理解、好分析,引导区域、学校和教师接过评价的“接力棒”,掌握运用评价结果的主动权,基于数据精准诊断,合理归因,科学施策,靶向改进,最终实现自主成长。三是强调评价典型经验的示范与引领价值。借助典型案例的提炼与成果推广,寻求教师智慧与评价数据的最佳融合,激发区域、学校和教师运用增值评价数据改进教学与管理的热情,促进增值评价研究向纵深处发展。开展增值评价工作以来,共征集区域、学校和教师增值评价结果运用案例20余份,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研究文章10余篇,实践案例入选《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蓝皮书(2023)》。相关教师多次在省级评价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被人民教育、山东教育、济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被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上海教育评估院、江苏教育评估院等官方媒体账号关注并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了典型经验的示范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济南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等奖。受到山东师范大学曾继耘教授的高度赞扬,称济南市初中生综合素养增值评价项目是“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真正实现了评价从‘证明’到‘改进’的转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薄存旭副院长点赞该项实践,称“济南市增值评价项目充分体现了评价能够落地的两个主要特性,一是获益性,即评价的各相关利益主体均能够在评价中直接获益;二是近距离性,即评价者始终与被评价者保持近距离,保证评价为了实践、来源于实践、最终回归实践,真正地服务改进一线教学与管理。”

责编:刘佳琦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