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鲁”战略凸显,227.48万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小涵 通讯员 范洪艳
去年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的硕士张宇歌,现已入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她坦言:“产研院引进的大多是高层次的青年人才,大家不仅思路新潮,还能通过技术沙龙、论坛等活动交流前沿的高新技术,对个人成长十分有利。”这几个月,她怀着满腔热忱为单位招来了许许多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我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各环节,留鲁来鲁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人才兴鲁”战略成效凸显。
“就地引”“出去引”
四年集聚200余万高校毕业生
发现一个人才,并将其放到合适岗位上,这让24岁的张宇歌在工作中十分有成就感。行业大咖当同事,同事们时刻追求创新,努力创业,虽然没有读博计划,但恰好满足了她继续学习的需求。张宇歌的例子,是数百万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山东留得下、耐得住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省集聚高校毕业生达227.48万人,四年年均增幅为8.83%。
有着“实实在在”特质的齐鲁大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留驻。中国重汽集团招聘经理段振兴提到:“山东是农业大省,部分地市沿海,企业也有发展前景,房价水平可承受,在环境饮食和个人发展方面幸福指数都非常高。”2019年来集团招聘的近半成是省外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省份,还有大部分来自东北地区。2021年重汽集团预计有1400名应届生入职,有些是在山东读书后直接留下,还有些得益于我省的各种揽才渠道。
据悉,为强化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2021年我省继续开展“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截至目前,省本级分别赴天津、长沙、武汉、北京的6所知名高校开展集中招聘活动,省市联动举办147场线下引才活动,累计收到简历34824份,达成初步意向15959人。开展“线上引才”活动,全年开展直通车网络招聘活动,2月至5月重点开展网络招聘专场,5月至8月重点开展名企实习专场,向100多所“双一流”高校和重点媒介平台推送420余家用人单位、2万多个岗位需求信息,受到“双一流”高校欢迎。
搭建人才发展“立交桥”
晋升渠道看得见摸得着
“目前,中国重汽集团打通了从技术、营销到管理的一系列人才的晋升通道,每年都对员工进行考评,绝大部分员工都能实现薪级等级的晋升,发展通道大家实实在在看得见也体会得到。”段振兴说,企业按规定为员工缴纳济南最高标准的五险一金,曾测算,员工入职三年贷款买房,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完全能冲抵每月的还款额度。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引才用才18条”以及“人才兴鲁32条”等政策措施,颁布实施《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在专家遴选、科技表彰、自然科学基金使用中向青年创新人才倾斜,在政府财政支持的人才工程中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青年人才名额,定期选派、资助青年人才到国(境)外进修或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架构职称评审“快车道”,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开发,实现优秀青年人才“一步到位”式成长。大力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创业推进行动”,进一步落实各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政策,拓展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渠道,青年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现代优势产业
让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下
几年来,分别有千余位985、211名校的本硕博毕业生争先恐后来到了浪潮集团。“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企业,浪潮品牌自带引才流量。”校园招聘经理孟诗说。
此外,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重点安置在信息与智能融合、微纳与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与健康、未来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岗位。产研院的“淬火计划”也针对理工科技人才开展商学与职业培养,遴选和集聚一批有志于从理工背景跨界发展、投身企业管理和商业运作的青年人才,将其淬火锻造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敢担当的复合型商业领导者。
近年来,我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新型产业链”构筑“人才链”,其中,“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从就业去向看,2017至2020年,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占比从68.66%提升到76.17%,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产业领域,聚焦创新创造,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制力”支撑,未来,他们也将把更多的成果书写在齐鲁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