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原创术式RAVMIA(机器人导航可视化微创抽吸术)亮相2025年第九届世界脑出血大会

··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曹坤 济南报道

  3月28日至29日,2025年第九届世界脑出血大会(WICH)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负责人、知名专家王庭忠教授团队原创手术技术RAVMIA(机器人导航可视化微创抽吸术)受邀在大会作壁报展示交流。

  20世纪90年代,受医学技术限制,脑出血治疗主要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然而这种手术创伤大,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在该领域进行系统深入探索,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实现了微创手术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众多患者和家庭带去希望。

  多年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不断加强脑出血微创治疗技术的探索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让创新治疗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临床疗效的瓶颈始终亟待突破。立体定向置管术(MISTIE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脑出血微创治疗技术,通过毫米级别的脑损伤实现精准置管,但临床试验未能证实其疗效。血肿不可视、术中血肿清除效率较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开放内镜手术对血肿的可视化操作,能够显著提高术中血肿清除效率。最新发表的ENRICH临床试验验证了该手术对浅部血肿的疗效,但未能证明其对深部血肿的有效性。为突破上述局限性,王庭忠教授团队提出的机器人导航可视化微创抽吸术(RAVMIA),在以下两个方面对治疗脑出血的立体定向置管术(MISTIE技术)进行了改良:首先,使用机器人替代立体定向导航,旨在严格控制手术路径沿血肿长轴进入;其次,采用接触式可视内镜作为术中监测手段,目的是提高术中血肿清除率。RAVMIA技术实现了在毫米级别副损伤下的可视化手术,使得术中血肿清除率和脑副损伤这对“鱼和熊掌”得以兼顾。

  在2025年第九届世界脑出血大会(WICH)上,王庭忠教授团队展示了RAVMIA(Robot-assistant visualized minimally invasive aspiration)的应用背景、重要性、操作方法、治疗结果和结论,受到了全球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

  此次RAVMIA技术在世界顶级学术平台亮相,标志着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在学科体系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和临床实践创新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尤其在脑出血微创治疗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一里程碑不仅是对团队二十余年深耕的肯定,更激励医疗团队朝着攻克大脑出血治疗难题、推动科研成果普惠转化的发展目标持续迈进。下一步,医院将以此次参会为起点,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顺应医学科技发展大趋势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新需求,明确“难病诊治、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目标任务,全面建设省内顶尖、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让“中国方案”惠及全球脑出血患者群体。

  

责编:徐玲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