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集团京台智慧高速建设团队:敢为人先筑新路

··

  智慧高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全国首条“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的规划者、建设者,京台泰安至枣庄改扩建项目智慧高速建设团队(京台智慧高速团队)从一张白纸起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命精神,大胆拓荒、艰辛奋斗,为全国智慧高速建设贡献了“山东经验”“山东模式”“山东方案”。这条先行先试的智慧高速,融合了5G、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等前沿技术,实现了30余个新颖应用场景,创下目前国内里程最长、规模最大、应用场景最丰富、设备配置最优、施工组织难度最大等8项“全国之最”,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精度轨迹追踪”“全息感知与智能管控”等两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历经几十稿,绘出“设计图”

  目前,智慧高速虽已不是新概念,但真正从概念走向实践,放眼全世界,尚没有成熟可借鉴的案例。如何找准方向,是摆在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为做好规划设计,京台智慧高速团队用了九个月时间埋头查阅资料,奔赴河北、浙江、广东等全国五个省、十余个智慧交通项目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与华为、高德、腾讯等六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全方位对接,向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等四十多家学术机构的智慧交通领域权威专家进行多角度咨询,摸准了智慧高速建设的前沿脉搏。

  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团队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紧密结合项目实际集成创新,每天组织技术骨干集中研究讨论,经过几十稿的推倒重来与细节修改,才最终敲定了京台智慧高速整体设计方案。这期间,连续几周不回家、通宵睡在办公室成为了团队的工作常态,甚至有团队成员在生病期间还打着吊瓶改方案。最紧张的一次,为了赶上第二天一早的专家审查会,团队反复讨论修改设计方案至凌晨两点,又冒着寒风找到还在营业的打印店,对几十本审查材料进行校对装订。四个小时后,天还没亮,摞起来两米多高的会议材料已搬进会场,整整齐齐摆到了每位专家的桌子上。

  奋战四个月,终成“实景图”

  智慧高速要从“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图”,挑战更为艰巨。这意味着,一条长达189公里的高速公路,要在原有改扩建的基础上再增加70多类全新的外场设施,安装布设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后续还要进行无数次的校准调试和冲突调整。其中的复杂艰辛,不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

  设备不到位,是启动施工的第一个难关。开工在即,部分设备却迟迟不到货,京台智慧高速团队成员个个急得团团转。为保障设备按期到货,团队专门成立了四个保供专班,每个专班的负责人都签下“军令状”,每天打上百个电话,定期前往生产线盯靠设备生产进度,协调厂家优先供货。凭着这种执着的精神,在芯片短缺、常规供货需3个月的情况下,团队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全部设备到货任务,为后续全面开展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设备安装调试,也面临重重困难。例如,龙门架上的显示屏和控制开关的智能机箱各有自己的控制系统,配合使用时经常发生跳闸;高精度轨迹追踪需要相邻雷达间的“握手”,稍有空隙就会影响对车辆的轨迹捕捉。为了保证不同设备的兼容,团队协调四十多家厂商的技术人员统一入驻项目,白天上路逐段调试,晚上开会解决问题。“工地夜会”一般半夜开始,凌晨三四点才结束。通车前的两个月,项目办公楼整夜灯火通明。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京台智慧高速于2021年9月顺利通车,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国内同类智慧高速两至三年的研发建设任务。截至目前,“智慧重生”后的京台高速整体运行稳定,智慧系统累计感知行人、停车等异常事件21万起,发布限速管控、雨天提醒等信息8.8万次,平稳渡过了国庆假期、春运、冬季雨雪低温等关键时段。统计数据显示,改扩建后的车流量同比往年增长106%,平均车速提高16.2%,事故总数、危险路段事故数较改扩建前分别下降50.2%、57.7%,这条凝结着团队无数心血与汗水的高速公路,真正成为了一条安全畅行的舒适高速、智慧管理的数字高速、创新赋能的科技高速。

责编:陶婷
审签:何泉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