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青春在科创中绽放——往届青少年科技竞赛山东获奖选手观察

··

  海报新闻记者 李超 通讯员 王申 济南报道

  经过四个月的接续追踪,山东省往届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者信息追踪和资料采集活动,于近日收官。山东省科技馆充分发动我省16地市科协、联系近百所重点中学,尽可能地收集往届青少年科技竞赛山东获奖选手的基础信息,完成了一次全省范围的具有科创影响、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信息摸排,研究科技竞赛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探索山东省科创人才成长规律,为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了最佳实验地。

  近年来,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主的科创竞赛风生水起,成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和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充分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促进各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参赛的孩子们学以致用、活出精彩,竞赛与孩子们的互动温暖而动人。这种由科创引发的双向奔赴不禁引人深思:科创在当下的校园呈现何种面貌?它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如何把科创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间?

  科创逐梦,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绽彩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

  为探索山东省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深入研究青少年科技竞赛在激发科学兴趣、培育创新精神、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等方面的成效,6月,山东省科协指导,山东省科技馆主办的往届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者信息追踪和资料采集活动面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者和历届中学生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选手推广开来。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蓬勃开展。以“逐梦而行”品牌活动为引领,近年来,山东省科技馆注重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协同联动,更加深化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等特色科创赛事,让创新生态“风生水起”。

  追踪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经梳理,目前共有400余名优秀获奖选手善作善成,在科创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各类竞赛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聚焦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不仅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远大志向和奋发精神,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追踪中记者发现,过往获奖者们的成长故事和成功经验也将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推进、永无止境的宏伟事业,而科学普及则是催动科研创新的“细雨甘露”。

  山东省科技馆副总编肖鹏认为,科普的一个重要逻辑是扎根,帮助学生找到创新的土壤。通过追踪往届科技竞赛获奖者的成长轨迹和现状,探索他们在创新道路上所取得的经验和启示,有益于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他们的奋斗与付出,感受科学的魅力与青春的追求。

  校园里,科创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在科技创新的宏大体系中,科学普及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最广泛的动员。近年来,我省科普服务能力的持续增强,汇聚了科普教育、馆校合作、研学交流等众多资源,让科创与学习的联结更加紧密。

  追踪发现,不断涌现出的基层科技辅导员们在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科学普及生态体系发展,也成为全省科普人才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济南育贤中学杨强科普工作室内,科普教师杨强跟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科普工作室里的“花样”很多,车模、航模、无线电、木工,在这里都可以接触到。

  “每天下午3点半,是孩子们的解压时间”,杨强介绍。2003年,时任学校英语老师的他在偶然间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一等奖。从此,杨强一肩三挑,既抓管理又兼教学,也成为了学校的专职科学辅导员。

  目前,全省科技馆体系引领着科普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迈进,不断推动着科普资源向普惠化、均衡化发展。

  淄博市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馆长索亚敏曾12次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6次获得一等奖。他认为:“科学的种子能不能茁壮成长,关键看有没有悉心呵护、持续培养、呵护好奇心,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养科学创新人才后备力量。”

  目前,我省在中小学都配有科技教师,科普教师们通过不断探索,推出了完备的科创教学体系,实实在在培养了学生思维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作为省内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山东省科技馆一直以来承担着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责任。通过实施“逐梦而行——青少年科技成长计划”,省科技馆加强“馆校合作”,在教育活动实施、展教资源开发、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展现科技魅力,为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更多富有启发性、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科普展览和科技教育活动。

  科创让人生的色彩更加丰富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那么,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科创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有何意义?

  “参加科创竞赛,从一个想法的诞生,到一个作品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启发动手能力,锻炼沟通本领,链接所学知识的过程。”孟繁茵曾是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中毕业后,她逐步考进山东大学数学系,如今继续在金融机构中为科创发光发热。

  追踪,发现,像孟繁茵这样的青年还有很多。谈起科创,获奖选手们认为,就像一粒种子在他们的人生中不断生长,逐渐成为了学业、工作、生活的一种召唤、一种启示、一种点石成金的可能。

  科普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科技创新也成为未来发展的突破口。

  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溢是学校有名的“石头先生”,对岩石的热爱、理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本硕连读,学习期间申请20余项发明专利。徐子豪是2011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获得者,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回到母校山东省实验中学任教,专注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工作,近年来佳绩连连。袁泉是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获得者,现任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研究员,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现研究方向为后量子密码与区块链等前沿网络安全课题。

  数据显示,往届科技竞赛获奖选手中,有人深耕于基础科学研究,探索未知领域的奥秘;有人专注于应用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人投身于科普事业,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让科学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他们以青春之名,以创新之力在科技创新中焕发着绚丽的光彩,彰显了青年一代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责编:康梦芸
审签:赵 静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