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恋土”到“护土” 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德州力量

··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王龙春 德州报道

  土地,作为万物生长的摇篮,承载着生命的起源与繁衍,是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德州人怀揣着深厚的“恋土情结”,对土地充满了无尽的热爱与敬畏。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土地,用智慧的头脑呵护家园,将土地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与之紧密相连,共生共荣。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耕地面积高达95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通过创新“管地护地增地”模式,科学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历经多年努力,德州已连续23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走在全省前列。自2016年以来,新增入库耕地19.6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增加33万亩。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德州人对土地的珍视和爱护,他们深知土地的重要性,因此不遗余力地保护每一寸土地。

  严控占耕守净土,动真碰硬“零容忍”

  去年6月份,禹城市辛店镇大秦新村村民秦吉勇准备投资6万余元,在村西侧建设一处1000平方米的鸭棚,还在整平地基时,执法人员和田林长秦庆文一块找上了门,向他解释了耕地不能占用的道理后,向他推荐了位于村南的一块撂荒地。“农村人挣钱不容易,但凡秦田长晚来个三五天,我这鸭棚估计就盖完了,那这几万块钱可就打了‘水漂’了。”回想起来,秦吉勇感慨道。

  之所以能够如此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行为,得益于德州市建立起的新一代“空天地一体化”巡查监测系统。该系统以“无人机+智能终端”为载体,实现了对有关地区全天候、无死角的自然资源智能化监测。一旦出现新增违法占用耕地等行为,系统会立即进行自动比对数据并发出预警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初步判断后,会第一时间联系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并制止违法行为。

  近年来,德州市以零容忍的态度遏制新增乱占耕地问题,扎实推进存量违法用地整改,持续保持打击违法占用耕地的高压态势。德州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耕地保护“个性化清单”纳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标准》。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各县市区设立了明确的耕地保护目标,更通过考核这一“指挥棒”,对整治不到位的县市区进行扣分,从而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为了严肃整治“假整改”现象,德州市建立了“一案四查”机制。这一机制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确保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得到严肃处理,真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德州市自然资源局结合土地卫片疑似问题图斑开展常态化土地执法工作,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逐一审查,并在发现存疑状况时第一时间进行实地勘察,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此外,为了激励各县市区更好地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德州市制定了土地卫片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和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双清零”奖惩制度。根据各县市区在耕地保护方面的表现进行奖惩,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多策并施增良田,深挖后备显成效

  作为典型的北方平原型城市,德州对拥有耕地、改造耕地、守好耕地有着执着追求。历史上黄河6次改道,2次流经德州,留下了大量的盐碱地、风沙地,一度旱涝碱灾、风沙漫天。“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碱嘎巴。”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德州市庆云县徐园子乡广为流传的童谣,全乡2万多亩地,有一半是盐碱涝洼地,百姓这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面对后备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严重的挑战,庆云县实施了整地改碱、科技排碱和改种降碱等工程,成功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22亩。同时,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建设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的综合推进,实现了适度规模化土地流转,并鼓励规模化经营,培育高标准农田。

  庆云县的做法,无疑是德州市在耕地改良方面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德州市深度挖掘后备耕地资源,对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来源的沙地、盐碱地、裸地、草地等开展调查,形成22万亩耕地后备资源。通过清理平整、田块归并、客土回填、改良培肥等措施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变后备资源为优质耕地。统筹推进盐碱地开发利用,通过规模化改造、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在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前提下,德州市自然资源部门和各县市区加大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对全市农村无建筑物或建筑物已坍塌的废弃宅基地,历史遗留工矿仓储废弃地,已撤并乡镇、中小学、集贸市场、商业设施以及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的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全面梳理摸底。通过优化乡村规划、拆旧复耕等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点散乱、耕地细碎、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截至目前,已盘活利用闲散废弃地6万亩,整理复耕增加耕地9.62万亩。

  政策扶持育沃土,恋土情怀守根基

  近年来,德州市以政策赋能,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德州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合理流出问题责任追究办法》《德州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等耕地保护制度文件,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立体监管体系。将耕地保护和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树优、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参考,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确保耕地数量稳定、质量可靠、布局优化。

  德州市还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人、地块和网格,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田长制”管理体系,织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动态巡查网络,将耕地保护落实到田间地头。实行“卫片检查”书记负责制,市委书记抓高产片,每2个月进行1次现场调研或专题研究耕地保护工作,第一时间对职能部门、执法部门进行督导问效,现场部署专项督查;县委书记抓核心区,对本地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负总责,每月至少巡田1次,第一时间对管控不力的镇(村)追责问责;乡镇党委书记抓示范方,村党支部书记抓样板田,每周至少巡查2次,第一时间对占用耕地行为分析研判,并将相关情况上传移动巡田App,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格局。

  广袤神州,寸土为珍,土地之宝贵,既系国计亦牵民生。每一方沃土都承载着希望与未来,每一次精耕细作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在德州这片丰饶的大地上,我们深知土地的珍贵和资源的有限,因此更加坚定地呼吁:将“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理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德州人民的心中,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行动准则,让这一理念在德州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和实践,将“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责编:武红鹏
审签:马宝涛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