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日照丨激发“产学研”实效 赋能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点在“新”,产学研的关键点也与“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生产一体化运行中的综合发力,更好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引领未来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在我国,产学研自199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技术进步法》中被正式提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促进了众多科技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比如格力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关键技术合作研发,阿里巴巴与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就是国内较为成功的几家大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典范。

  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同时也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不谋而合。

  近些年,我市在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上“快马加鞭”,聚焦大学城高校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将产学研合作规划纳入园区规划、产业规划、人才规划,让更多具备前瞻性和共性的关键技术项目实现落地转化。前不久,青岛科技大学日照工程技术研究院与岚山区高兴镇签署了“产学研”基地共建合作协议,集产业、人才、教育、科技等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即将发挥重要作用,科技赋能产业、科技服务企业的路径势必会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动力。

  激发产学研实效还能为企业和高校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企业拥有资金流和研发平台,但缺少高素质人才资源;高校有人才和科研资源,但资金不足,不同交互深度的产学研联盟组合,可以同时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并实现高质量快速成长。今年1月份,机电工程学院与海恩锯业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高校为企业提供智力资源,企业为老师提供应用场景,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将校企合作做实见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楚雄雨生红球藻种质培育与虾青素制品开发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是滇鲁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一次突破。

  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对于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有力的助推剂。

  产学研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路径。今天,社会已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了数据时代。数据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创新,而知识创新者多来自于高校。产学研的亮点也在于创新和成果的转换,通过与企业、市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培育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研究“新物种”,最终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日照,有山大研究院、国际航运产学研基地、富硒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等产教融合作平台,它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重点项目的精准研发,不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日照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翔莺)

责编:牟奕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