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奋进路丨农业篇:年育苗1亿株!广饶这家育苗“工厂”数字赋能“慧”育苗
··
编者按: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近年来,广饶县“三农”工作成效显著、成果斐然,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画卷。为更好地展现广饶县各地“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大众网东营联合广饶县农业农村局特推出《“三农”奋进路》专题策划,围绕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展现广饶县各地开展“三农”工作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敬请关注。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东营报道
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跨界融合,科技赋能的现代化智慧农业应运而生,不断改变着农业生产的传统模样。可移动式育苗床、自走式喷淋系统、全自动控温系统……过去难以想象的一幕幕,如今在广饶大地上呈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件件科技新事,奏响了科技助力农业曲,共同描绘了一幅幅满是“科技范儿”的现代农业。
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新农业
坐落于广饶怡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个大屏幕里藏着整个场区的“智慧大脑”,在这里,清晰的中控大屏上,滚动着实时变动的场景与动态曲线,一张图即可综合分析平台。只需要一部手机,农场负责人李悦悦便可以轻松掌握大棚内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以及园区设备的运行记录、运行状态,各种自动式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以前农业看天儿,现在看大屏!”李悦悦向记者介绍,场内建设了大王镇现代农业数据集成应用平台项目,实现了统筹全镇8000余栋设施大棚,整体规划30个管理园区实行一棚一号,安装物联网、农情信息采集系统,实施设施蔬菜全域智慧管理,能够做到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情监测、生产管控、统计分析、技术指导、质量追溯等功能,实现了蔬菜产业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农业从“看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作为东营市最大的果蔬种苗繁育基地,“数字农业”更是在怡丰农场体现得淋漓尽致,育苗大棚全部配套可移动式育苗床、自走式喷淋系统、全自动内、外遮阳系统、全自动放风系统、全自动控温系统等,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你看,像这个室内外遮阳系统,当室外达到一定温度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遮阳设备,起到一个自动降温的作用。”李悦悦介绍,现代农业数据集成应用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管控、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无人化增湿、降温,从而提高20%以上的产量。
育苗“加工厂”年育苗一亿株
山东是全国领先的农业大省,不乏耕耘多年实力强劲的大型育苗企业,怡丰农业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育苗市场脱颖而出?农场的发展自会告诉你答案。
走进怡丰农业的育苗基地,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摆放,在这里,一粒粒蔬菜种子长成幼苗后,将送往全国各地的种植基地,为市民“菜篮子”提供优质保障。
公司主要以日本、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高端蔬菜品种和国内农科院、知名育种专家的自主品牌为定位,试验、试种、推广,打造自己的品牌。公司与日本、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种子公司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时时把握每个品种的特征特性,确保种子的稳定性和丰产性,使每个品种始终保持一流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于2019年与山东农学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山东农学会怡丰农业蔬菜育种育苗博士科研工作站”,工作站由山东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副所长孔维国牵头,组织蔬菜育苗、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大棚肥水管理等方面的7名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小组,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服务。
目前,农场年产蔬菜瓜果种苗达到1亿株以上,育苗面积可达5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带动4000余农户致富,以茄果为主、瓜果为辅的优质种苗不仅在广饶县开花结果,更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地,促进蔬菜瓜果稳产、丰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