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从生产到消费全程追溯,阳信的肉牛产业“牛”在哪?
··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瑛琪 宫小昀 董婉婉 策划 马景阳
2023年1月,内蒙古科右中旗党政代表团前来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考察,在商店镇的亿利源5G牧场,科右中旗旗长王海英大为感慨:“和牛打了半辈子交道,今天才知道,活儿还能这么干。”
亿利源5G牧场占地500亩,总投资1.2亿元,存栏能力1万头,是我国首个采用5G技术管理的数字化智能牧场。牧场配备了先进的5G基站、数字信息平台、中央厨房、智能牛舍、AI监控等设施,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肉牛育种、繁育、育肥等全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5月10日,“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来到阳信县亿利源5G牧场,探寻“牛县”养牛的“独门秘籍”。
站在信息平台前,小到每头牛的走路步数,大到整个牧场的设备运行情况,指标一应俱全、实时更新。牧场内,每头牛都配有电子耳标和智能项圈,用以精准识别其身份、体征和行为信息,环境传感设备用于调适养殖环境,智能饲喂中央厨房系统能根据肉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实现精准饲养。

阳信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阚玉盟表示:“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能够围绕牛的生命周期和产业链条,为牧场提供科学的生产经营方案,实现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管控。目前,牧场已吸引42户养殖户入驻,托管肉牛4200头,而工作人员却不足10人。”

不仅如此,阳信县还打造了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冷链物流服务中心,与5G牧场相融合,构建了一个从育种到餐桌的数智化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牛场提供最优的生产和经营方案。同时,借助物流优势,对牛肉加工企业产品进行赋码管理,确保每个产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溯源码,实现“一企一码”“一品一码”,确保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安全可控、可追溯。

“智慧化养殖不仅降低了肉牛的饲养成本,更提升了肉牛的品质。如今,我们的产业总营收已达600亿元,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在北京清真牛肉市场占据30%的份额,占据的天津清真牛肉市场份额更是高达50%。”阚玉盟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瑛琪 宫小昀 董婉婉 策划 马景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