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了①丨节后上班首日“推广用AI”成单位开会热词 写报告能省一半时间

··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报道

  AI大模型成了这个春节假期的热词之一,一夜之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各种AI模型产品走进千千万万个手机端。当前已有不少文字工作者试着借助AI完成工作,有单位更是上班第一天,就开会研究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近日,海报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文字工作者,了解他们如何把AI当成助手,提高工作效率的。

视觉中国/图

  AI成为写作得力助手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AI模型包括豆包、文心一言、Kimi、讯飞星火、通义千问、DeepSeek等,它们在文字创作、金融数据分析、学术研究等多个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文字创作领域,AI模型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的文案、广告、新闻等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文字工作者的创作效率。比如文心一言在文学创作、商业文案撰写方面表现出色,能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受众生成富有创意的内容。

  白女士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新闻报道的第一线。最近,她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对AI助力写稿的深刻感受。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AI写稿是有些怀疑的。毕竟新闻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对事件的深度理解以及独特的视角。但随着对AI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实际应用,我发现它真的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白女士说道。

  AI可以快速地梳理大量信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关键内容,这大大节省白女士查找资料和整理信息的时间。而且,它生成的初稿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框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润色。它就像一个得力助手,帮助白女士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不过,我也清楚地认识到,AI只是工具,它无法替代记者的创造力和情感。新闻的价值在于传递真相和引发思考,而这需要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去挖掘和表达。”白女士告诉记者,她会继续利用AI的优势,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读者带来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侯女士借助AI工具搜索行业分析

  工作效率提升一倍

  在金融领域,AI技术能够快速查询和分析金融数据,帮助从业者做出更精准的决策。

  “新春上班第一天,我们单位就开会研究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目前正处在探索研究阶段。”2月7日,从事金融业的侯女士告诉记者,自单位开会提出借助AI来工作后,这两天她积极拥抱AI,使用了多款AI智能搜索软件。

  侯女士表示,DeepSeek和kimi这些工具在行业数据分析方面表现尤为出色。这些AI工具能够根据她的提问进行检索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报告,如行业现况、未来趋势以及特定产品的价格等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她的工作效率。

  “以前写一篇行业研究报告需要2个小时,现在借助AI,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侯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工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分析,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行业动态。

  除了行业数据分析,AI工具还可以用于市场预测、风险评估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领域。侯女士表示,她会继续探索AI的更多功能,将其应用于更多的工作场景中。

视觉中国/图

  比赛取得好名次

  AI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深受喜爱,正逐渐成为他们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张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她通过巧妙地利用AI技术,不仅在日常学习中取得进步,还在最近的学术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我经常使用AI写作工具来整理思路、生成学术文章初稿,并利用AI设计工具来制作精美的PPT,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张颖说,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她的创作效率,还激发了她的创造力和思维活跃性。

  在最近的一项学术演讲比赛中,张颖借助AI技术快速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确定好研究方向后,分析生成了清晰的研究框架和内容大纲。另外,通过AI技术制作的PPT逻辑清晰,设计也很精美。

  比赛现场,张颖的表现成功吸引了评委和观众的注意。“AI工具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创意,还帮助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这让我在比赛中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最终获得了较高的名次。”张颖说。

  张颖还提到,AI技术在大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活跃性上起到关键作用。通过AI生成的多种方案和创意,她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视觉中国/图

  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

  让生活和工作“轻量化”,为产业升级加速,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未来增长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着力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大模型技术与产品正在加速迭代与创新,朝着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不断演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备案数量达到238款。

  从应用领域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 + 千行百业”的产业新生态建设。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类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在政策支持方面,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有效防范潜在的技术安全风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整个行业也在快速迭代与演变,其应用场景也在扩大和深化。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各行业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其带来的挑战,共同探索应对之道,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责编:马婉莹
审签:魏 鹏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