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上海对制造业占比提出“底线思维”

··

  上海对制造业占比提出“底线思维”

  守住25%底线,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

  □CFP供图  2017年11月7日,上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现场,观众在YASKAWA机器人的展位参观。

  □ 本报记者 李铁 代玲玲

  1月31日,上海张江科技港·先进制造产业园开工。母体是科技创新园的这个园中园,将布局精密仪器仪表、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这个产业园是上海贯彻“制造业占比以25%为底线”“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精神的切实举措。

  众所周知,上海曾是国内最大的工业城市。20世纪90年代,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上海卸下工业时代的勋章,以狂飙突进的态势开始三产化进程:服务业比重从50%到60%,花了11年时间;从60%到70%,仅用4年。然而在快速三产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上海曾是全球重要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基地,仅松江区就占据了全球产量的

  1/3。2008年左右,随着上海用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笔记本电脑的制造环节大举西迁。对此,上海视为腾笼换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会,不但任由其进行,甚至一度出台政策鼓励进行。然而一个没想到的结果是,随着笔记本电脑制造环节的流失,相关的金融、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也随之迁走。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服务业的主体,占比超过

  2/3,由此导致每年流失数千亿元产值,让上海一度面临转型“阵痛期”。

  现实是最好的教材。上海市提出,制造业占比要有底线思维,“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占GDP比重不低于25%的底线。具体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改造力度。

  制造业占比下滑和土地成本过高直接相关——近年来由于土地供应紧张,上海土地建设规模连年呈负增长。在这个形势下,为保住制造业发展底线,上海毅然喊出“先进制造业‘不缺地’”的响亮口号。具体做法是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一方面,到2035年全市将保留10%-15%的工业用地,其中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公里;另一方面,调整低效产能,腾出更多的土地发展先进制造业,每年将不少于1/3的土地减量化所腾挪出的用地指标用于重点工业项目。

  为先进制造业保证土地供应,还要降低用地成本。为此,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土地弹性出让年限和续期办法,一般工业用地出让年期从50年降至20年,到期后可按现在价格续期。上海还探索试点“先租后让”,采取差别化、多样化的土地出让方式。上海张江科技港?先进制造产业园,就是采用了这种用地办法。

  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提升各区县的积极性。为此,上海将各区县制造业财税分成由16.25%提高到32.5%;将特定大型企业市属增收的增值税返还比例由10%提高到30%;将城镇职工社保费率由45.5%降到43%。据测算,2017年上海市新增“减税降费”额将达到505亿元,非税收入占比全国最低。

  上海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从2016年的26%上升到30.7%。上海各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普遍实现正增长,六个区增速超过两位数,且郊区增速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责编:吕原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