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山东丨禹城为协同发展树立合格标尺
··
禹城市9月底在进行第三季度协同发展综合考核时,出现一个“意外”:虽然莒镇的地方财政收入在11个乡镇(街道)中完成总量最少,但目标实现程度居全市第二,贡献率排名第四,综合成绩超越了完成总量最大的乡镇,居全市综合考核第二名,打破了过去经济基础差的乡镇排名从未进入前三名的局面。莒镇党委书记秦飞龙连连说:没想到!但干劲、信心更足了!
“不简单比大小、看快慢,而是更加关注努力程度,注重实绩取得过程,比贡献、看变化,充分发挥考核导向引领作用,为协同发展树立合格标尺。”德州市政府党组成员、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介绍。禹城市今年新修订的协同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明确规定,对“地方财政收入”这一指标,考核完成总量、贡献率和目标实现程度,权重分别为30分、30分、20分,既看横向与全市平均对比,又看历史纵向变化幅度,纵横结合,减少乡镇、街道本身基础客观差异带来的影响。
新考核体系在竞争性指标修订时,禹城保留原有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标并增加15分权重,同时新增“黑臭水体治理”一级指标,赋予30分的权重。这两项指标使环保分值增加45分,成为分值增加最高的指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则是保留下来的8个一票否决事项之一。
“这意味着为扩大经济总量而不顾生态环保等发展质量的行为将付出代价,‘一把手’不但‘白干’,甚至有可能直接被淘汰出局。”禹城市委组织部长张建军说。招商引资虽仍是重要加分项,但为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禹城市明确规定,对新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必须由发改、规划、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完善手续、联合会签后,才能计入招商引资项目数量。
除此之外,该考核体系充分对接上级部署要求,
对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分别设置31项、16项控制性指标,实行“底线考核”,重点加强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城乡环卫一体化等社会管理指标的考核,同时强化对扶贫、医疗、就业等民生保障类指标的考核,引导乡镇(街道)、市直部门树立底线思维,并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
禹城市长滕海强表示,要以科学严格、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突破发展“中梗阻”, 为“率先走在前列”提供动力支持。以协同发展综合考核为抓手,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今年1至7月份,地方财政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15.34%,在不久前进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及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排名全省第二,德州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中同样获得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