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丨孙一倩:10年深耕一线 凭借党性修养挑战行业巅峰

··

  编者按:信仰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图腾,民族兴旺的力量支撑。无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无一不沉淀着共产党员的信仰。正是他们的坚守与坚持,才成就了百年卓越与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共德州市委网信办联合大众网德州频道特别推出“信仰的力量”主题系列报道,带您一起体悟信仰的力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李勇超 通讯员 刘海军 德州报道

  在山东华鲁恒升年产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车间控制室,孙一倩正在电脑前仔细查看设备运行的指标数据。这些数据即使是发生微小变化,都可能产生大的问题。

  除了查看设备运行的指标数据,其间,她更是爬上10多米高的管廊,巡检管线、阀门运转情况。“这里的每一个设备、每一个管线,甚至每一个阀门、螺丝我都摸过,在我眼里都是有温度的。”穿梭于50万吨乙二醇装置的钢铁森林里,华鲁恒升乙二醇车间专业工程师孙一倩的话语透过隆隆的设备运行声,格外有力。

  作为华鲁恒升唯一一位主任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孙一倩从事化工行业20多年来,凭借着对技能操作的拼劲和创新求索的闯劲,从一名操作工,到如今不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而且还接连摘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化工女“超人”。

  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学校的孙一倩进入华鲁恒升公司,被分配到新成立的联醇岗位。初到岗位面对塔罐如林的装备和闪闪发光的仪表,她第一次感到了书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单薄。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细心摸索工艺数据,逐步掌握了操作技术,不到两年就成为岗位主操作。1996年,鉴于她在运行控制中的出色表现,被车间聘为不脱岗的岗位技术员。

  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化工工业还没有发展到如今的电脑远程控制。直到2000年,华鲁恒升集团上马DMF项目时,孙一倩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系统。DMF制备工艺在当时属于国际先进技术,国外技术封锁严重。面临双重挑战的孙一倩,连正式的培训机会都没有,一切全靠和整个团队一起从零摸索。当时孙一倩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于是她把只有十一个月大的儿子送回了娘家。三个月后再见到儿子时,儿子已经学会了说话。

  2010年,就在孙一倩DMF装置操作技术已经炉火纯青的时候,华鲁恒升集团开始筹建5万吨的煤制乙二醇实验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孙一倩被调往新项目全程参与工业化控制研究和原始开车。当时,全世界也没有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的成熟技术。面对全新的挑战,孙一倩用最精心的投入做出回应。几年来装置上千个工艺运行参数的摸索和调节都凝结了孙一倩的心血。

  历经近三年的磨砺,煤制乙二醇项目2015年年底实现重大突破,2016年盈利过亿元。靠着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孙一倩也从一名单纯的工艺操作员,成长为一名具备全局眼光的大工匠。为使生产装置更加低耗环保的运行,孙一倩优化工艺,提出增加一个副产物回收装置,并全程负责设计,建设实施。

  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副产物回收装置终于验收成功。就是这项装置,不但大大改善了装置废水的水质,而且降低了原料消耗,每年为企业增效达上百万元。凭借对整套装置细致入微的把握,工匠孙一倩为装置带来了设计师们都不曾想过的改变。5万吨装置的成功运行后,企业决定开发建设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这个项目投产后,将会是全国单套产能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孙一倩参与了这套50万吨项目的设计、建设、投运的全过程。

  “看着项目离开车的日子越来越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成长起来,这种成就感让我很开心。”孙一倩告诉记者,在自己看来,化工行业充满挑战,每当自己攻克难关,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像所有精益求精的工匠们一样,孙一倩的脚步,如今早已经踏上另外一个崭新的战场。为丰富煤制乙二醇产品链,增加企业盈利空间,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孙一倩带领团队在50万吨煤制乙二醇相关下游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草酸和碳酸二甲酯产品的生产技术方面开展工作,这将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巾帼不让须眉,孙一倩谦逊温和的外表下是一颗坚毅无畏的心。依靠精益求精的探索,她10年深耕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申请13项国家专利,从年产5万吨实验装置做到了世界单套产能最大的50万吨装置,在促进中国煤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她真切地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力量,不断向行业的巅峰发起挑战。

责编:贾春新
审签:赫 洋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