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司玉传/时光里的沂蒙山

··

沂蒙山,坐落在山东省平邑县境内,是一座被时光浸染着的国家5A级旅游圣地,向世人正展现着英姿飒爽的靓丽青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是座文化、宗教名山,文物荟萃,古迹众多。探寻蒙山的历史,既与伏羲、舜、禹等人文初祖有缘,也附会鬼谷子王禅,仙客羡门子,紫阳真人等传说人物。西周初期,周成王褒封太昊后裔为颛臾王,令其主祭蒙山。而颛臾国的古城址,就在蒙山脚下,至今这里尚有西周时的土夯城墙残址遗存。

蒙山主要道观之一的万寿宫,是古蒙祠遗址。始建于宋,称玉虚观,后改为万寿宫。清康熙年间鼎盛时期,此处道众达300余人,虽年深日久,其主殿至今尚存。曾在几个历史时期,这里是兵家反复争夺的要塞,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

更令人心驰神往的却是那从时光深处弥散开来的历史幻象,蒙顶东麓则是含蕴鬼谷子智圣文化的蒙山大洼,王禅修炼讲学的地方,犹如人间仙境,曾吸引了历代封建帝王对其讴歌祈拜。众多佛门弟子,黄老信徒纷至沓来,传道布教。大批闲人高士,文人骚客至此寻胜探奇,赋诗歌咏,留下一段段耐人寻味的陈年旧事……所有这一切都在阳光下释放出炫目瑰丽的光芒,仿佛融进了玫瑰般的火焰,在历史的天空下尽情燃烧。

循着时光的步履,我自责于自己的迟到。

所幸,这个坐在南宋,抑或东汉里的白石屋村,并没有怠慢一个迟到者,她依然用亘古不变的表情和姿态迎接我,让我无限感动。

穿过几条小溪,一条宽敞、平缓的水泥大道铺在我们面前。路两旁的清秀细竹,扭捏作态的苍松,沧桑皴裂的刺槐等郁郁葱葱。与一位老农攀谈,老农告诉我,这是近两年政府投资修建的上山路,自从有了这条上山路,外边的人来的多了,当地的老百姓上山下山也方便多了。老农滋润的笑容里,蕴藏着无限的幸福。老农告诉我们,前边就是白石屋,是个不算很大的村子,你们进去看看吧,挺好的。一阵山风吹来,顿觉浑身清爽,我们在一条小溪边停下,捧起清冽的山泉水,洗一把脸,按照老农的指导,朝白石屋村赶去,驻足。在血染的夕阳下,白石屋村就像一部收藏了几代的水墨长卷。静谧的老屋,沧桑的石磨,空寂的青石道,像牌坊上的雕刻一样凝重,又像从深巷升起的炊烟一样虚幻。

穿过石砌的巷道,与那些牵着牛、撵着羊归村的淳朴农人擦肩而过,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顿住,与农人闲聊之后,在寂寥的村巷静静地聆听,那些传遍村庄的足音和笑靥,是那么的悠闲。凝神聚气间,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窄窄的巷道中,隐潜着令人神往的传奇故事,值得去体味。

当我试图与白石屋村对话时,不觉被她深深吸引了。一处处崭新建筑在山腰和山底交相辉映,房门前悬挂着“蒙山人家”、“蒙山小吃”、“生态土鸡店”等牌子的吃住一条龙的农家小院,格外耀眼。土生土长的时令菜,游客吃得汗流浃背。我与来自远方的游客闲聊,谈对蒙山的印象、感受,游客们敞开心扉,连说几个“好”字。

走进蒙山的怀抱,林木葱郁,殿影辉煌,朝烟暮霭,与周围苍岩翠碧掩映生姿,宁静至极。

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唐玄宗与开元十三年,率群臣登临蒙山,祭祀昊天和五帝百神,仪仗百里,声势浩大。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相约而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留下“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诗句;至今,山顶尚留孔子登临有关的“大通岩”、“望海楼”、“孔子小鲁处”等遗迹。巡视江南的乾隆皇帝路径蒙山,惊叹此地景貌酷似其宫中闱中梦游的仙境,“前况想象中”,“何以巧遇同”以致流连忘返。

夕阳缓缓地映在斑驳的门墙上、石壁上以及高高的山体上,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油然而生。当我想再次与蒙山对话时,才惊觉于她的安静,就像是一位娴雅的女子,有人对她说了几句好听的话,她才报以浅浅的微笑。

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地方。就在望海楼脚下的白石屋村,经过战火的洗礼和多次的艺术加工,如今的《沂蒙山小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之一。

借着淡雅的夕光,我与东蒙圣境默默相对,这个“与圣结缘,圣贤皆至”的释义,才惊觉于她的博大精深。或许她本来就是一处庞大的天然艺术宝库,她囊括了只可意会的一种深厚的神秘感。一处景物,承载着一个时代抑或多个时代的荣耀。

“人行索桥”是当代人神奇的创举,它连接天蒙旅游区望海楼与玉皇顶两个景点,现如今为世界最长,跨度最大的人行索桥。“印月井”修建时,选择了似满还亏的弦月造型,静观物表,让人浮想联翩。“玻璃观景平台”是现代造物,塔山顶海拔930米,因山峰陡峭而得名。“葫芦崖瀑布”民间有“葫芦崖万丈高,不到塔山半截腰”之称。传说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即采自此山,水帘落差约190米,诗云:“幽谷飞泉湿客衣,遥看瀑布自天垂。翠崖谁剪三千尺,白练分成五叠飞。”

繁华褪去,喧嚣和骚动也同样褪去,蒙山终于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情感系统,它的姿态有了更多的深意,而潜藏于内心的激情同样有着精神的指向。我想,集山地生态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与一体的综合型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区,彰显沂蒙山人的真心与初衷。

沿着石板路,我走得很轻。生怕惊扰到这个岁月中沉淀的蒙山,感觉到,这里的保护者和建设者们仍然在行走,他们朝着遥远的愿景行走,他们风尘仆仆而意志坚定,他们脸庞被霜雪浸渍得沟壑纵横,眼睛里却蓄满了幸福和荣耀。

抬头仰望,“天然氧吧”的蒙山,集各地名山的雄、奇、险、秀、幽于一身,一石一松一虫一草均透脱出灵气,这里才是最佳休闲静气定神之处。

然而,我还能说什么呢?面对这丰厚的蒙山,任何的言语都是多余的。我知道,此刻的我只需静静地看,静静地听,甚至静静地想。那些错落有致的建筑以及灵气透脱的树木、花草、山水、石,正在享受经久的阳光,她们屏气凝神,不着一词,尽显端庄。在她们的身体里,始终有一道血脉像链条般贯连着,默默的,沉沉的,再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蒙山的动与静了。

时光荏苒,沂蒙山一直就在这里,我来或者不来,她都在这里。

而此时,我与她之间,仅仅是一个眼神的距离。

来源:河南文学杂志

小编:平邑科技创新产业园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