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王晓静:桃花马上请长缨 禁毒沙场许芳华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菲菲 滨州报道

  王晓静,现任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2015年1月,禁毒大队成立之初调配至禁毒大队工作至今。6年来,王晓静始终奋战在禁毒一线,以精湛的专业能力、钻研的学习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展现出当代缉毒女警的不平凡风采。因业务素质过硬、表现优异,作为专家能手受邀参加《毒品案件执法办案操作实务指南》编制工作,先后被聘用为齐鲁公安英才库标兵型人才、公安专业类兼职教官、鲁警E法通首批答疑专家,多次获得全国“查缉先锋”先进个人、全省禁毒人民战争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3次。

  不畏艰险,敢做逆行滇西的“闯关者”

  缉毒战场,从来不专属于男人,女警同样毫不逊色。2021年3月,王晓静临危受命,接到参战云南毒品查缉任务的通知,面对疫情和边境缉毒的双重危险,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安排好年幼的孩子,毅然决然远赴云南边境执行任务。她说,云南是全国禁毒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作为禁毒人她为自己能够赴滇参与到这场对抗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场实战查缉中,她巾帼不让须眉,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山东公安精神,冲锋在前,一次次助力山东吹响胜利的号角。

  她作为此次行动中的易制毒化学品管控专家能手,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主动担任工作强度最大、任务最重的货车查缉组组长。无论是持续作战的凌晨,还是骄阳似火的中午,她似乎像不知疲倦的陀螺,总是精力满满的冲锋在查缉一线。她禁毒专业知识扎实,无论哪个组查到化学品或不明物质,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她进行权威鉴定,战友说有她的地方就有心安。她胆大心细,对吸毒人员明察秋毫,从细微之处入手,果断分析研判出两名吸贩毒人员,缴获海洛因一宗,查获贩毒人员2名。她勇于担当,面对困难从未有过丝毫退缩,无论是三米高的货车顶部,还是布满灰尘的车底,她主动请缨,冲锋在前。31吨未经灭活大麻籽、2吨未经入滇合法性审查易制毒化学品、主战场唯一查获的海洛因,都在她和她的货车组见证下不断披荆斩棘,斩获佳绩。成绩背后是她强忍胃痛坚守查缉一线、深夜不惧困乏梳理查缉要点、十六小时不间断执行任务的点点滴滴。地表温度40多度的酷夏,她穿戴着十几斤的防弹衣和单警装备,在几米高的货车中爬上爬下细心查缉,磕磕碰碰更是常态,最多的时候身上的青青紫紫多达20多处,双手也在汗水中泡得发白发皱,但她从未有过一丝犹豫和退缩,没有一句怨言和牢骚。她说:“我是共产党员,有100个理由冲锋陷阵,没有1个理由后退。”

  4月18日,注定不寻常的一天,奠定了山东查缉队折桂之旅的基础。深夜时分,一辆目的地为内蒙古的大货车引起王晓静和战友们的警觉,司机含糊不清,无法准确交代货物品名,面对取样困难的密封车厢,他们果断选择取样进一步分析。当一粒粒白色的果实跳跃到纸杯中时,她和战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没错!是大麻种子!31吨啊!这在全国都实属罕见。她说,这是一份幸运,更是对我们禁毒基础业务的考验。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没有扎实的业务基础,31吨的大麻种子可能稍纵即逝。4月23日,她再一次用敏锐的职业嗅觉和无畏的战斗精神为山东查缉队再添新功,成功抓获两名吸贩毒人员,缴获海洛因一宗。她用专业赢得战果,用态度收获尊重,用行动获得荣誉,得到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4月29日,王晓静凭借优异的表现被国家禁毒委表彰为全国“查缉先锋”先进个人。

  刻苦钻研,争做禁毒专业领域的“领头羊”

  禁毒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警务工作,毒品种类不断增加,制毒工艺变化多端,涉毒犯罪日益隐蔽,禁毒工作的压力日益剧增。王晓静说,干禁毒时间越长,越有一种本领恐慌。为此,她抓住每分每秒,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认真研究禁毒业务,学习法律知识,虚心请教,用最严的要求、最高的标准自我施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迅速成长为为数不多的全能型禁毒人才。她说,一个人的专业不算真正的专业。闲暇之际,她不断地扩展业务知识,学习各地经典案例,用最新资讯充实培训课件,把最好最全最有趣的禁毒介绍战友,无论是禁毒社工、警务助理,还是办案民警的业务培训都有她的身影。她制作的PPT课件《“铁证据”拿下“零口供”》作为全省十大精品案例在17地市巡讲;主创搭建滨城分局第一个大数据模型——“猎毒者隐性涉毒人员深挖实战模型”;制作《涉毒案件实务探讨》服务全局办案民警......2020年10月,王晓静被分局聘为首批公安专业类兼职教官;11月,因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过硬,被纳入齐鲁公安英才库;12月,实战经验丰富,法律知识精通,被聘为全省鲁警E法通首批答疑专家。

  王晓静多次参与缉毒行动,一个个聚众吸毒窝点,一个个吸毒的年轻人,使她意识到当前青少年涉毒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如果青少年涉毒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荼毒的是整个家庭、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她说禁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不仅有冲锋抓捕的惊心动魄,也有三尺讲台上的循循善诱。大学四年的乡村支教生涯为她增加了禁毒宣传的底气和自信,下企业,走社区,进学校,王晓静把毒品预防教育这块阵地变成了她的主战场,累计开展禁毒知识讲座100余场,禁毒进校园巡展120余次,参观禁毒体验馆、禁毒志愿者等活动40余次。在她的努力下,滨城区在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2020年12月,她走入高校开展禁毒巡讲,连续7天16场专题讲座,博得广大师生的满堂喝彩。精彩背后是她持续32天的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强度下,她病倒在岗位上,失声、高烧的她在打点滴时依然在为第二天的巡讲紧张备课,在线为青少年朋友答疑。

  主动担当,勇做易制毒物品管控的“护航雁”

  滨城区化工企业众多,仅易制毒化学品入网企业就有115家,生产、销售、使用、运输等业务类型均有涉及,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王晓静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主动承担压力最大的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工作。作为文科生,她从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开始学习、请教、钻研,和男同志一样爬高架、钻车间、进厂区,把纸上的化学符号融入实地检查,硬是把易制毒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拿下。139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321家重点企业,3030家涉医药化工企业,哪家企业用什么化学品,有什么设备,她如数家珍;是否有流弊隐患,是否需重点关注,她一清二楚;涉易制毒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文件,她了如指掌;20141张易制毒化学品审批证件,“零投诉、零出错”。

  她立足辖区实际,全方位开展涉企禁毒工作,聚焦智慧警务,靠前一步,主动担当,敢于为先,勇于创新,在全省率先探索企业信用等级管理制和最终用户审批制,靠前一步,主动担当,以管代打,将管理和服务有机融合,变管控为服务,全心全意做好企业的护航雁,打造出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的“滨城模式”。她根据现有警力紧缺现状和企业经营状况,以等级为据,灵活管控,宽严结合,张弛有度,变被动监管为自我约束,建立企业行业自律管理模式。同时,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从经营企业入手,摸索探寻管控与服务相统一的最终用户审核模式,对每一笔审批做到有迹可循,可追踪可溯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经手的易制毒化学品绝不流入非法途径。她总是说,干易制毒管控的一定要有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多想一点儿、多做一点儿,才能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降到最低。在她的努力下,滨城6年来从未发生任何易制毒物品流弊案事件。

  桃花马上请长缨,禁毒沙场许芳华。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王晓静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公安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教育和培养,以更扎实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责编:刘仕超
审签:魏 鹏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海报热榜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1998-2024 Dazhong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加入我们  鲁ICP备09023866号